中國雲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等地的乾旱,始於去年末,至今仍在持續。雲南大部、貴州西部和廣西西北部已達特大乾旱等級,其中雲南旱情尤為嚴重。
雲南省因乾旱新增缺糧人口331萬,需救助的缺糧人口為714.78萬人,較去年增加46.31%。省政府預測,3月、4月、5月全省飲水困難群眾分別將達792萬人、951萬人、1014萬人。
2009年秋季以來,雲南出現60年一遇的特大乾旱,平均降水量達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小值,平均氣溫為14.6攝氏度,達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值。截至2010年2月20日,雲南省除2個氣象觀測站旱情相對較輕外,其餘123個觀測站均存在乾旱,其中118個觀測站出現重旱以上等級乾旱,107個觀測站達到特旱等級。記者從雲南省氣象局獲悉,雲南省大部分地區旱情將持續發展,且極有可能出現秋、冬、春、初夏連旱。截至3月8日,嚴重乾旱已造成全省秋冬播農作物和水果、茶葉、蠶桑、橡膠、咖啡五類經濟林果受災面積達4085萬畝,成災2702萬畝、絕收1398萬畝;秋冬播農作物3181萬畝受災,佔已播種面積的86%,其中成災2368萬畝、絕收1334萬畝,預計全省小春糧食比上年減產50%以上;全省已有742萬人、459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林地受災面積達3011.9萬畝、成災面積1399.9萬畝;因旱全省農業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27.88億元。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應用與服務室首席專家陳峪表示,每年的5-10月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雨季,但從去年7月開始,雲南的降水持續偏少,大部分地區雨季結束偏早。該下雨的時候它卻沒有那麼多雨水的積累,從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23日,雲南省的平均降水量為568.3公厘,比常年同期偏少25%,這是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二少的。
中國天氣網氣象記者詹璐在報導中認為這場大旱對雲南的人來說,災情確實比較嚴重,無論對經濟發展、工農業生產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十分明顯的影響。但從全國範圍來看,處於嚴重乾旱的省市並不佔多數。雖然對這些地區的人們來說,這場乾旱的嚴重程度他們可能五十多年來從未見過,但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也許只是氣候自然波動中的一個起伏。
根據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喻彥、蒙桂雲報導,今年2月18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實施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境內普降喜雨,有效地緩解了旱情,大大降低了森林火險等級。
據悉,自去年9月下旬雨季結束以來(2009年9月21日-2010年2月10日),西雙版納降水量為71.8~114.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0~69%,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少值。平均氣溫為16.9~20.5℃,比常年同期偏高1.1~1.8℃,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由于前期降水特少,氣溫特高,幹旱嚴重,森林火險等級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
針對嚴峻的抗旱形勢,西雙版納州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發出《關于積極做好抗旱人工增雨工作的通知》,對人工增雨抗旱增雨作業進行了全面部署。州、縣人影辦提前做好人工增雨的各項準備工作,並組織人影作業人員進駐各作業點,連夜守候。2月18日抓住冷空氣天氣係統影響該州的有利時機,人影辦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取得顯著成效,全州普降小雨,局部地區降中雨。全州45個自動氣象站監測資料顯示,28個站降了小雨,4個站降了中雨。(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