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7 15:23:50瀏覽586|回應0|推薦2 | |
教育部去年底接連對三位大學教師「開鍘」,他們分別涉嫌變造著作、抄襲、嚴重違反學術倫理,分別被處十年、六年、四年不得升等。 教授的升等壓力有時就如同研究生的畢業壓力,要有足夠的數量、夠好的品質,才能繼續在學術圈中發展。大部份的研究者都兢兢業業,但也不排除有些人「一時意亂情迷」而犯下偽造、抄襲甚至其他違反學術倫理情事,這時候「審查機制」就可以說是最後一道防線。 歷來出現不少「引用或抄襲」而衍生的爭議,但「變造」的案例並不多見。要一字一字審查每一位申請升等的大學教師著作或許不易,但以這次逢甲大學陳姓前教授的案例看來,如果審查委員們連「無中生有」都抓不到,多年後被人檢舉才發現,那這些審查委員究竟是隨便審審,或根本「尸位素餐」? 職棒打假球,不少球迷痛批球團監督不嚴;學術界裡出現根本不存在的假論文,學校的審查委員們,應該也要負起相當的責任。更何況,抓出送審資料中「完全不存在」,或「標示與內容物不符」的論文,應該比抓假球要容易多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