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28 17:30:42瀏覽1688|回應3|推薦12 | |
一個維也納藝術家曾這麼說,「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這句話彷彿有著咒語的魔力,深深將濃郁的咖啡香印在我的腦海之中,讓我對歐洲的憧憬與想像更帶著一股咖啡味道。 為期一星期的維也納之旅,喚醒腦海中沉睡已久的咖啡香,Café Hawaka、Café Sacher、Café Landtmann、Café Schwarzenberg…,林林總總的咖啡館資料記滿筆記本,似乎每家都不容錯過,無奈時間有限,為此,我決定發揮東方人如阿信般的勤奮精神,在造訪各景點之餘,打算帶著那股「一個也不能少」的堅持與毅力一一喝遍。 那天下午,正打算好好逛逛聞名的克爾特納大街( Kartnerstrasse),於是靈機一動,心想何不外帶一杯咖啡,在咖啡香與溫煦陽光環伺下逛街,豈不為人生一大愜意?於是走進Café Konditorei,點了一杯米朗琪 to go (外帶)。 「 To Go?抱歉,我們沒有這個服務。」櫃檯後一位金髮美女,瞪著她那雙美麗的碧眼、帶著有點驚訝的語氣回我。 「是我說錯什麼了嗎?」我心裡暗自疑惑,默默嘟嚷著「 To go,是 to go呀,我說得沒錯吧。」難道這是美式說法,在歐洲,外帶的英文也別的講法? 「 Why?」,我不解地問。 金髮美女竟笑著回問我,「為什麼這麼急呢?人生不該這麼匆忙。你應該坐下來,慢慢地品味這杯咖啡啊。如果你坐外面,還可以享受陽光以及欣賞來往的人啊!」 原來,我的外帶在美女的眼中有點玷汙了咖啡館的自豪以及歐洲流傳四百多年的咖啡文化。是啊,如果只是喝杯咖啡,大可到麥當勞、星巴客這些連鎖店,既不用給小費,還可以外帶、大辣辣地邊走邊喝。不同的是,坐在這些有著歷史傳承的咖啡館喝上一杯咖啡,卻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文藝術的心靈交流。 沒錯,坐在這些老咖啡館裡,你可以想像文藝青年們映著微弱昏黃的燈光,在角落彼此爭論哲理,或是已成名或尚未成名的作家們,獨自在角落俯案埋首寫作,後來也不乏成為名留後世的哲學家、文學家。而這些老咖啡館並不刻意標榜曾有哪些名人在此光顧,名人代言的行銷術對他們是多餘且無需,因為他們引以為豪的是屬於自己咖啡館的素養與自然流露的氣息,那是讓人們可以在此找到心靈的寧靜與休憩的一隅。 若要問這些咖啡館的咖啡如何?我不是專家,無從分辨他們煮咖啡的工法與技術的講究,但記得海明威曾描寫過一家他最愛去的巴黎小咖啡館:「我總是在這裡可以找到一個角落寫寫東西,常常整個上午都伴著一杯維也納咖啡專心地工作 ….。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優雅的咖啡館,但這裡是屬於我的世界。」咖啡的好壞是有形的,然而心靈上的互動卻是無形的,才能使咖啡的味道留存既香且久。 於是,我開始坐在陽光下,一口一口慢慢地啜著,細細品味那杯咖啡給我的人生哲學。 --記2007維也納之旅 PIC 2:位於克爾特納大街的Café Konditorei,還有誘人口慾的手工巧克力與各種甜點,老闆娘還為我上了一課品味維也納咖啡的人生哲學。 PIC 3:在歐洲,隨處可見擺在戶外的咖啡桌椅以及曬著太陽悠閒地喝著咖啡的人們 【本文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休閒>旅人手札》97.10.03】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