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朋友,走一條人煙罕至的路
~嚴長壽/前亞都麗緻飯店總裁、本書作者 嚴長壽
三十六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歲時,跟隨家人到台灣。
直到今天,初衷不變。因此,他積極參與台灣的觀光國際事務,
從組團到國外推廣,到參加亞洲旅遊協會、美洲旅遊協會,
擔任
世界傑出旅館系統亞洲主席、
青年總裁協會世界大會主席、
台北燈會主任委員、
中華美食推廣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北旅展主任委員、
觀光協會會長,
等等數不完的分外工作,無怨無悔。
「最暢銷的管理勵志類叢書」及金石堂書店
「1997年最具影響力」「蟬聯暢銷書排行榜最久」的書,
也獲得了「1999年金書獎」,本人更獲得「一九九九年度菁鑽大章」。
2002年,出版了《御風而上》獲得「2002年金書獎」及
金石堂書店「2002年最具影響力」的書。
金石堂書店「2002年最具影響力」的書。
2008年,出版了《我所看見的未來》,不僅榮獲2009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更獲選國家文官培訓所2009年公務人員指定閱讀書籍暨心得寫作競賽專書。
年輕人找不到人生方向,不僅是教育資源的浪費,
也是青春資源的浪費。過去在各種場合演講,我不斷強調:
年輕人要懂得傾聽自己,清楚自己的天賦何在;
也要學會觀察,下精準的判斷;面對世俗潮流要有勇氣提出主見;
更重要的是勇於嘗試,甚至挑戰自己的極限,為生命創下更大的格局。
「傾聽」自己內心的能力
先說「傾聽」,這是與自己深刻對話,了解自己的能力。
特別是年輕人必須能夠分辨「興趣」和「能力」之間的不同。
也許有人覺得興趣就是他的能力及優勢,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你可能熱愛音樂,卻缺乏成為音樂家的精湛技巧,
因為音樂涉及音感、聽力及基本節拍觀念等,甚至創作的天分,
也需要後天的學習苦練。
再譬如
美術,你必須對顏色、形狀、布局很敏銳,否則做不了好的畫家。
美術,你必須對顏色、形狀、布局很敏銳,否則做不了好的畫家。
又或是
如果你想當外科醫生,除了醫學知識訓練外,還必須具備靈巧的雙手,
如果你想當外科醫生,除了醫學知識訓練外,還必須具備靈巧的雙手,
外科醫生的雙手必須能在開刀的關鍵時刻,靈巧地在人體內部操作複雜的器械;
更別提廚師要有出色的味覺、嗅覺,甚至藝術涵養等。
即使是音樂也有很多不同條件,
例如,演奏的人除了技巧天賦,還要有嚴格的紀律,每天重複再重複,周而復始,
才能臻於極致。
如果你有過人的鑑賞能力,你可能是樂評家;
你有強而有力的執行力,你可能是音樂行政的第一把人才;
如果你有音樂技巧,又有浪漫的創意情懷,你或許可以變成作曲家;
當然如果你以上都不是,也可以是跟我一樣的欣賞者。
總之,這些全都必須靠自己對自己的深刻了解,才能做出抉擇。
如果你有興趣,又有能力,兩項優勢相輔相乘,
也許可以達到最適天賦的最佳結果。
但在這之前,
你要學會傾聽你的內心,
到底你真正喜愛的是什麼?
哪方面是你真正可以施展發揮的領域?
也許可以達到最適天賦的最佳結果。
但在這之前,
你要學會傾聽你的內心,
到底你真正喜愛的是什麼?
哪方面是你真正可以施展發揮的領域?
拿出「主見」的能力
現在的年輕人,表面上看似很多選擇,
但碰到像人生志向、選擇念什麼科系、
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這類「關鍵選擇」時,
其實茫然失措、隨波逐流的多,胸有定見、勇往直前的少,
原因之一是過去,從父母、學校到教育體制,甚至整個社會環境,
疏於培養孩子自主的空間,鼓勵他們勇敢探索、思考和選擇,
以及為自己負責的機會,造成孩子成長後,很難找到自己的「真愛」。
但碰到像人生志向、選擇念什麼科系、
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這類「關鍵選擇」時,
其實茫然失措、隨波逐流的多,胸有定見、勇往直前的少,
原因之一是過去,從父母、學校到教育體制,甚至整個社會環境,
疏於培養孩子自主的空間,鼓勵他們勇敢探索、思考和選擇,
以及為自己負責的機會,造成孩子成長後,很難找到自己的「真愛」。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哈佛大學念到一半,
二十歲就休學,和他的夥伴躲在車庫不眠不休撰寫程式。
雖然
哈佛幾乎已是每位莘莘學子心目中的真理聖殿
(剛好哈佛的校訓就是「真理」,拉丁文VERITAS),
但他就是覺得學校已經不足以教我了,才有勇氣說:
「夠了,我要先停下來,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二十歲就休學,和他的夥伴躲在車庫不眠不休撰寫程式。
雖然
哈佛幾乎已是每位莘莘學子心目中的真理聖殿
(剛好哈佛的校訓就是「真理」,拉丁文VERITAS),
但他就是覺得學校已經不足以教我了,才有勇氣說:
「夠了,我要先停下來,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這便是有主見跟沒主見的差異。有主見的年輕人,
如果認為學校教的不是他要的,
對不起,他寧願花時間去了解自己到底要什麼。
學校本身不是青年庇護中心,
如果學校經不起考驗,不具備競爭力,或不適合於你,
你能不能拿出主見,選一條可以完全實踐自己夢想的道路?
如果認為學校教的不是他要的,
對不起,他寧願花時間去了解自己到底要什麼。
學校本身不是青年庇護中心,
如果學校經不起考驗,不具備競爭力,或不適合於你,
你能不能拿出主見,選一條可以完全實踐自己夢想的道路?
「實踐」與「學習」的能力
七○年代初期我因為工作關係,開始頻繁出入歐洲,
我看過一大堆歐美的學生,用非常低廉的五塊美元過一天,
到歐洲自助旅遊。我曾看過許多年輕學生在歐洲各大美術館裡,
或靜坐幾小時畫素描,或對各項展覽記錄心得。
就像呼吸有深有淺,這些年輕人從傳統的教室走出來,
拋開書本,展開他們自發性的「深學習」。
我看過一大堆歐美的學生,用非常低廉的五塊美元過一天,
到歐洲自助旅遊。我曾看過許多年輕學生在歐洲各大美術館裡,
或靜坐幾小時畫素描,或對各項展覽記錄心得。
就像呼吸有深有淺,這些年輕人從傳統的教室走出來,
拋開書本,展開他們自發性的「深學習」。
八○年代,我看到經濟成長後的許多日本青年做同樣的事情,
甚至到了九○年代,我看到很多韓國、新加坡青年學生走同樣的路。
綜合過去幾年在世界各地的觀察,我發現每個國家到了一定階段,
都有求知若渴的年輕人,背包一背,帶著滿腹的好奇心,
走上探索世界(自己)之路。
可是,同樣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在旅遊的路上,
我卻很少看到台灣青年,
台灣的年輕人在這場探索世界的旅程中,彷彿缺席了。
甚至到了九○年代,我看到很多韓國、新加坡青年學生走同樣的路。
綜合過去幾年在世界各地的觀察,我發現每個國家到了一定階段,
都有求知若渴的年輕人,背包一背,帶著滿腹的好奇心,
走上探索世界(自己)之路。
可是,同樣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在旅遊的路上,
我卻很少看到台灣青年,
台灣的年輕人在這場探索世界的旅程中,彷彿缺席了。
對世界「好奇」的能力
台灣年輕人對世界沒有好奇心。
沒有好奇心的原因出在我們的學校及社會教育,
非常缺乏「世界公民」的觀念,也就是對整個世界現勢概不關心。
從遠的政治面說起,一九七一年,中美斷交,台灣失去聯合國席位後,
長達近四十年的孤立與被排斥,使得多數台灣人民對國際社會形成嚴重的疏離。
沒有好奇心的原因出在我們的學校及社會教育,
非常缺乏「世界公民」的觀念,也就是對整個世界現勢概不關心。
從遠的政治面說起,一九七一年,中美斷交,台灣失去聯合國席位後,
長達近四十年的孤立與被排斥,使得多數台灣人民對國際社會形成嚴重的疏離。
在國際政治處處碰壁,走不出去時,
更要積極運用不同管道接觸世界、了解世界,尤其重要的是,
讓青年學習與世界同步。
但正好相反,我們整個教育系統對於國民世界觀的養成付之闕如,
當然也無法教導出對自己以外世界產生好奇心的年輕人。
更要積極運用不同管道接觸世界、了解世界,尤其重要的是,
讓青年學習與世界同步。
但正好相反,我們整個教育系統對於國民世界觀的養成付之闕如,
當然也無法教導出對自己以外世界產生好奇心的年輕人。
國際觀是種心態,不僅要有能力接觸國際資訊,還要能與世界連貫,
才不會只用狹窄心態看問題。曾有偏遠學校學生寫信邀我去演講,
說他們是偏遠地區的大學,從來得不到名人青睞,我去了,
告訴他們:「我真的要來罵你們,我無法想像才跟台北差幾百公里,
你們就自認是偏遠地區!」如果對世界沒有好奇心,
即使住在台北市中心,都是在世界的偏遠地區。
才不會只用狹窄心態看問題。曾有偏遠學校學生寫信邀我去演講,
說他們是偏遠地區的大學,從來得不到名人青睞,我去了,
告訴他們:「我真的要來罵你們,我無法想像才跟台北差幾百公里,
你們就自認是偏遠地區!」如果對世界沒有好奇心,
即使住在台北市中心,都是在世界的偏遠地區。
我有一位曾長居德國的朋友,他的小孩便告訴我:
「我們班上大半同學,高二時都曾在學校政策配合下,出國當交換學生。」
德國的學校和社會提供年輕人很充裕的管道,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因為跳到別人的環境,經過多元的試誤碰撞,最終才會更了解自己的選擇。
「我們班上大半同學,高二時都曾在學校政策配合下,出國當交換學生。」
德國的學校和社會提供年輕人很充裕的管道,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因為跳到別人的環境,經過多元的試誤碰撞,最終才會更了解自己的選擇。
所以我要對年輕人說一句重話:
如果你沒有自信、沒有希望、不想離開自已的舒適圈,
只要待在游泳池裡划船,而不願挑戰大海冒險,
你等於在二十幾歲就斷送掉你自己的未來了。
如果你沒有自信、沒有希望、不想離開自已的舒適圈,
只要待在游泳池裡划船,而不願挑戰大海冒險,
你等於在二十幾歲就斷送掉你自己的未來了。
走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
天賦需要鞭策,需要有意識、有方向的操練,
以追求更高的突破目標。
有時候,我得說,這種心理狀態跟生理年齡沒有必然關係,
而跟你如何定義自己的生命有關。
我很欣賞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的看法:
「當你有信念時就年輕,當你有疑慮時就老了;
當你有自信時就年輕,當你恐懼時就老了;
當你有希望時就年輕,當你絕望時就老了。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錄音房,
只要它收到的是美麗、希望、喜悅和勇氣的訊息,
那麼你就是年輕的。
而當你的心中只是布滿悲觀與憤世嫉俗的冰雪時,
那麼你就將老去。
而這時,就如同歌謠一般,你正漸漸消逝。」
以追求更高的突破目標。
有時候,我得說,這種心理狀態跟生理年齡沒有必然關係,
而跟你如何定義自己的生命有關。
我很欣賞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的看法:
「當你有信念時就年輕,當你有疑慮時就老了;
當你有自信時就年輕,當你恐懼時就老了;
當你有希望時就年輕,當你絕望時就老了。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錄音房,
只要它收到的是美麗、希望、喜悅和勇氣的訊息,
那麼你就是年輕的。
而當你的心中只是布滿悲觀與憤世嫉俗的冰雪時,
那麼你就將老去。
而這時,就如同歌謠一般,你正漸漸消逝。」
美國名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Lee Frost),
有一首常被引用的名詩「未曾踏足之路」
The Road Not Taken,講的是關於生命的「抉擇」,
或許正是勉勵年輕人未來的一首詩,它的最後幾句是這樣寫的:
有一首常被引用的名詩「未曾踏足之路」
The Road Not Taken,講的是關於生命的「抉擇」,
或許正是勉勵年輕人未來的一首詩,它的最後幾句是這樣寫的: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樹林裡岔出兩條路,而我—
我選了人跡罕至的那條,
也造就了我截然不同的人生。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樹林裡岔出兩條路,而我—
我選了人跡罕至的那條,
也造就了我截然不同的人生。
我想把這些詩句送給我們的年輕人。
談到教育問題,我必須指出最關鍵的還是在年輕人。
過去那種考上好大學,就能進入大公司或公家機關工作,
從此過安心穩定生活的時代早已經結束了。
年輕人不能靠別人打前鋒,自己動都不動,
年輕人要有自己的主張、自己的判斷,發掘自己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
找到自己的初衷,這樣才能激發自己無可救藥的熱忱。
當你走上這條他人無可取代的道路時,談到教育問題,我必須指出最關鍵的還是在年輕人。
過去那種考上好大學,就能進入大公司或公家機關工作,
從此過安心穩定生活的時代早已經結束了。
年輕人不能靠別人打前鋒,自己動都不動,
年輕人要有自己的主張、自己的判斷,發掘自己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
找到自己的初衷,這樣才能激發自己無可救藥的熱忱。
那種追尋自己的強大飢餓感,將會是你最好的老師。
只有專注和熱情,生命的火光終會帶領你穿越人生的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