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四十四、殘餘的叛亂勢力
2013/08/31 05:22:00瀏覽4|回應0|推薦0
在唐室徹底統一前,其面對的危機不只來自外在,更有來自內部。當時在中原發動叛亂者,有林士弘。

蕭銑敗後,散兵盡歸入林士弘。

蕭銑既敗,散兵多歸林士弘,軍勢復振。(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

林士弘遣其弟鄱陽王林藥師攻循州,為刺史楊略所敗。林藥師被斬。林士弘之部將王戎以南昌州降唐,士弘大懼,亦請降。不久,林士弘復聚袁州人以起事,洪州總管若干則遣兵破之。士弘兵敗,其眾亦四散。

林士弘遣其弟鄱陽王藥師攻循州,刺史楊略與戰,斬之,其將王戎以南昌州降。士弘懼,己巳,請降。尋復走保安成山洞,袁州人相聚應之;洪州總管若干則遣兵擊破之。會士弘死,其眾遂散。(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除了林士弘,又有王摩沙、張善安、馮士翽。

壬午,巂州人王摩沙舉兵,自稱元帥,改元進通;遣驃騎將軍衛彥討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乙巳,前洪州總管張善安反,遣舒州總管張鎮周等擊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張善安陷孫州,執總管王戎而去。(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丁丑,崗州刺史馮士翽據新會反,廣州總管劉感討降之,使復其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另外,更有鄧士政、鄧同穎。

丙申,遷州人鄧士政執刺史李敬昂以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庚寅,鄒州人鄧同穎殺刺史李士衡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南州刺史龐孝恭、南越州民寧道明、高州首領馮暄亦起兵作反,事仍發生在武德六年。

丁卯,南州刺史龐孝恭、南越州民寧道明、高州首領馮暄俱反,陷南越州,進攻姜州;合州刺史寧純引兵救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渝州人張大智作反,刺史薛敬仁棄城逃走。後來,大智被田世康討伐,大智才歸降。

丙申,渝州人張大智反,刺史薛敬仁棄城走。(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張大智侵涪州,刺史田世康等討之,大智以眾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高開道、梁師都不斷借突厥之力量擾亂中原,卻屢為唐室所敗。

三月,癸未,高開道掠文安、魯城,驃騎將軍平善政邀擊,破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壬寅,高開道引突厥二萬騎寇幽州。(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乙丑,鄜州道行軍總管段德操擊梁師都,至夏州,俘其民畜而還。(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丁巳,遣右武衛將軍段德操徇夏州地。(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除了突厥,高開道更借奚兵以助己。

高開道以奚侵幽州,州兵擊卻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不過,二人之陣營中,部下降唐者不少。

庚子,梁師都將賀遂、索同以所部十二州來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辛巳,高開道所部弘陽、統漢二鎮來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武德七年)丁丑,梁師都行台白伏願來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唯一叛歸梁師都者為虔州胡成郎。

(武德九年)五月,戊子,虔州胡成郎等殺長史,叛歸梁師都;都督劉旻追斬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師都、開道雖常領兵寇掠,但多無功而還。

丙申,梁師都將辛獠兒引突厥寇林州。(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壬戌,梁師都以突厥寇匡州。(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癸卯,高開道引奚騎寇幽州,長史王詵擊破之。劉黑闥之叛也,突地稽引兵助唐,徙其部落於幽州之昌平城;高開道引突厥寇幽州,突地稽將兵邀擊,破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高開道寇蠡州。(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高開道掠赤岸鎮及靈壽、九門、行唐三縣而去。(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武德七年,二月,己未,開道終被部將張金樹所殺。其動亂亦被平定。

己未,高開道將張金樹殺開道來降。開道見天下皆定,欲降,自以數反覆,不敢;且恃突厥之眾,遂無降意。其將卒皆山東人,思鄉里,咸有離心。開道選勇敢士數百,謂之假子,常直閣內,使金樹領之。故劉黑闥將張君立亡在開道所,與金樹密謀取開道。金樹遣其黨數人入閣內,與假子遊戲,向夕,潛斷其弓弦,藏刀槊於床下,合暝,抱之趨出,金樹帥其黨大噪,攻開道閣,假子將御之,而弓弦皆絕,刀槊已失,爭出降;君立亦舉火於外與相應,內外惶擾。開道知不免,乃擐甲持兵坐堂上,與妻妾奏樂酣飲,眾憚其勇,不敢逼。天且明,開道縊妻妾及諸子,乃自殺。金樹陳兵,悉收假子斬之,並殺君立,死者五百餘人。遣使來降,詔以其地置媯州。壬戌,以金樹為北燕州都督。(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梁師都方面,武德九年三月,其攻陷靜難鎮。

壬寅,梁師都寇邊,陷靜難鎮。(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直至武德九年,師都始漸呈衰勢。

初,稽胡酋長劉屳成帥眾降梁師都,師都信讒殺之,由是所部猜懼,多來降者。師都浸衰弱,乃朝於突厥,為之畫策,勸令入寇。於是頡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餘萬騎寇涇州,進至武功,京師戒嚴。(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至於師都徹底敗亡,則要待到太宗貞觀二年(戊子,公元六二八年)四月。其敗亡之關鍵,主要由於突厥之內亂、師都陣營上下之猜疑、唐之將才輩出及用計得宜。

先是,上知突厥政亂,不能庇梁師都,以書諭之,師都不從。上遣夏州都督長史劉旻、司馬劉蘭成圖之,旻等數遣輕騎踐其禾稼,多縱反間,離其君臣,其國漸虛,降者相屬。其名將李正寶等謀執師都,事洩,來奔,由是上下益相疑。旻等知可取,上表請兵。上遣右衛大將軍柴紹、殿中少監薛萬均擊之,又遣旻等據朔方東城以逼之。師都引突厥兵至城下,劉蘭成偃旗臥鼓不出。師都宵遁,蘭成追擊,破之。突厥大發兵救師都,柴紹等未至朔方數十里,與突厥遇,奮擊,大破之,遂圍朔方。突厥不敢救,城中食盡。壬寅,師都從父弟洛仁殺師都,以城降,以其地為夏州。(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二)

獠族亦於武德六、七年作反。

邛州獠反(事在武德六年)。(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始州獠反,遣行台僕射竇軌討之(事在武德七年)。(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戊辰,洋、集二州獠反,陷隆州晉城(事在武德七年)。(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辛亥,瀧州、扶州獠作亂,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擊平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先後為李鳳、竇軌、李光度所破。

庚申,通事舍人李鳳起擊萬州反獠,平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丁亥,竇軌破反獠於方山,俘二萬餘口。 (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辛亥,瀧州、扶州獠作亂,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擊平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眉州山獠作亂,事在武德八年。

戊申,眉州山獠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武德九年三月,郭行方擊破眉州叛獠。

戊戌,益州道行台尚書郭行方擊眉州叛獠,破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再而擊叛獠於洪、雅二州。

戊午,郭行方擊叛獠於洪、雅二州,大破之,俘男女五千口。(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其他叛亂分子,有張護、李通。值州人張護、李通殺賀若懷廣,立汝州別駕竇伏明,為長史趙孝倫所擊退。

瓜州總管賀若懷廣按部至沙州,值州人張護、李通反,懷廣以數百人保子城;涼州總管楊恭仁遣兵救之,為護等所敗。(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張護、李通殺賀若懷廣,立汝州別駕竇伏明為主,進逼瓜州;長史趙孝倫擊卻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武德七年九月,姜子路反,為王志遠所破。

九月,癸卯,日南人姜子路反,交州都督王志遠擊破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武德九年五月,越州人盧南反,殺刺史寧道明。

壬寅,越州人盧南反,殺刺史寧道明。(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唯有一竇伏明,竟於武德六年,九月,乙未,以沙州降唐。

乙未,竇伏明以沙州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透過上述史料,我們可見「虎牢之戰」後,唐之局面仍未趨於穩定,殘餘之叛亂勢力仍有不少(部分更是來自少數民族,以及受著北方突厥之支持)。唐要徹底把握天下,其仍需要經過一段時間。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8803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