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四十六、再論武德年間的政治、經濟、教育等狀況
2013/08/31 05:25:00瀏覽3|回應0|推薦0
在「高祖施政」一章中,我們已略述高祖的治績。今且就其有關制度建設、官員任用、官員表現諸方面,加以析述。

唐高祖對各項制度頗有所安頓。中央政制方面,其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次尚書、門下、中書、秘書、殿中、內侍為六省,次御史台,次太常至太府為九寺。又對於其他中央官,高祖亦重新加以安排。

三月,初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次尚書、門下、中書、秘書、殿中、內侍為六省,次御史台,次太常至太府為九寺,次將作監,次國子學,次天策上將府,次左、右衛至左、右領衛為十四衛;東宮置三師、三少、詹事及兩坊、三寺、十率府;王、公置府佐、國官,公主置邑司,並為京職事官。州、縣、鎮、戌為外職事官。自開府議同三司至將仕郎二十八隊,為文散官;驃騎大將軍至陪戎副尉三十一階,為武散官;上柱國至武騎尉十二等,為勳官。(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武德七年(甲申,公元六二四年)春,正月,高祖依周、齊舊制,每州置大中正一人。

春,正月,依周、齊舊制,每州置大中正一人,掌知州內人物,品量望第,以本州門望高者領之,無品秩。(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武德七年十一月,高祖以太子詹事裴矩權檢校侍中。據胡三省注,太子詹事品秩為正三品,掌東宮三寺、十率府之政令。至於侍中,則為隋「納言」一官職轉化而來。

太子詹事裴矩權檢校侍中。(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武德八、九年,高祖又作了一連串的人事調動。

權檢校侍中裴矩罷判黃門侍郎。(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庚子,以天策司馬宇文士及權檢校侍中。(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辛丑,徙蜀王元軌為吳王,漢王元慶為陳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癸卯,加秦王世民中書令,齊王元吉侍中。(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以襄邑王神符檢校揚州大都督。始自丹楊徙州府及居民於江北。(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甲寅,以左僕射裴寂為司空,日遣員外郎一個更直其第。(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二月,庚申,以齊王元吉為司徒。(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經濟方面,其於武德二年(己卯、公元六一九年),已定租、庸、調法,每丁租二石,絹二匹,綿三兩。其又規定諸宗姓居官者在同列之上,未仕者免其徭役。

初定租、庸、調法,每丁租二石,絹二匹,綿三兩;自茲以外,不得橫有調斂。(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七)

丙戌,詔:「諸宗姓居官者在同列之上,未仕者免其徭役;每州置宗師一人以攝總,別為團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七)

武德七年,高祖進一步規定均田制及租、庸、調法。其主要重點如下:

(一) 丁、中之民被政府給田一頃,其中八十畝為「口分田」,二十畝為「永業田」。「口分田」於成丁六十歲後需還官府,「永業田」則可為後代子孫世襲。

(二) 丁男每歲納粟二石,是為「租」。

(三) 成丁每歲服役二十日,是為「庸」;其又需交綾、絹、絁、布,是為「調」。

(四) 男子年滿十六為中,二十為丁,六十為老。

(五) 各州縣每歲皆需造計帳,三年則造戶籍。

初定均田租、庸、調法:丁、中之民,給田一頃,篤疾減什之六,寡妻妾減七;皆以什之二為世業,八為口分。每丁歲入租粟二石。調隨土地所宜,綾、絹、絁、布。歲役二旬;不役則收其傭,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調;三旬,租、調俱免。水旱蟲霜為災,什損四以上免租,損六以上免調,損七已上課役俱免。凡民貲業分九等。百戶為裡,五里為鄉,四家為鄰,四鄰為保。在城邑者為坊,田野者為村。食祿之家,無得與民爭利;工商雜類,無預士伍。男女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為丁,六十為老。歲造計帳,三年造戶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經過此種制定,孟子「為民制產」的精神得以落實於現實政治中,此可視為「人文精神之重光」,亦可視為國史發展上之一大進步。

教育方面,高祖先對「諸州有明一經以上未仕者」加以重用,其又要求州縣及鄉皆置學校,重視文教。

己酉,詔:「諸州有明一經以上未仕者,咸以名聞;州縣及鄉皆置學。」(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高祖又極重視國子學,且下詔諸王公子弟就學。

丁巳,上幸國子學,釋奠;詔諸王公子弟各就學。(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律令方面,高祖頒行新律。

是日,頒新律令,比開皇舊制增新格五十三條。(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官吏執法亦極嚴謹,不願有絲毫徇私(此和兩漢之官場風氣頗迥異)。此在張鎮周出任舒州都督前,先和親戚故人宴酣十日一事可見。

(武德八年)春,正月,丙辰,以壽州都督張鎮周為舒州都督。鎮周以舒州本其鄉里,到州,就故宅多市酒餚,召親戚故人,與之酣宴,散發箕距,如為布衣時,凡十日。既而分贈金帛,泣與之別,曰:「今日張鎮周猶得與故人歡飲,明日之後,則舒州都督治百姓耳,君民禮隔,不復得為交遊。」自是親戚故人犯法,一無所縱,境內肅然。(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高祖又重視禮樂,於武德九年下詔太常少卿祖孝孫等更定雅樂。

春,正月,己亥,詔太常少卿祖孝孫等更定雅樂。(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而且重視祀社稷。

丙子,初令州縣祀社稷,又令士民裡閉相從立社。各申祈報,用洽鄉黨之歡。戊寅,上祀社稷。(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不過,外交方面,黨項(即北宋時期「西夏」的前身)、契丹的寇邊,頗為唐室帶來隱憂。

契丹寇北平。(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丁未,黨項寇松州。(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壬辰,黨項寇廓州。(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8803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