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四十二、山雨欲來
2013/08/31 05:21:00瀏覽3|回應0|推薦0
正當唐室對外飽受突厥、吐谷渾之侵凌,對內面對黑闥之恢復架勢,皇子之間卻正醞釀著一場大風暴。

且說高祖起兵晉陽,世民出力最大。加上世民在唐室一統的戰爭上屢立戰功,諸將於是有請高祖立世民為世子者。然而,細觀世民之態度,其卻先後「拜且辭」、「固辭而止」,其似未有意圖覬覦帝位。

上之起兵晉陽也,皆秦王世民之謀,上謂世民曰:「若事成,則天下皆汝所致,當以汝為太子。」世民拜且辭。及為唐王,將佐亦請以世民為世子,上將立之,世民固辭而止。(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高祖欲更立世民為世子者,亦基於另外的一些原因。蓋因他看見太子建成只好酒色游畋、幼子元吉則多過失。

太子建成,性寬簡,喜酒色游畋;齊王元吉,多過失;皆無寵於上。(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高祖此番心意,建成看在心上,不能自安,其於是乃與元吉合謀,各立黨羽,以圖傾覆世民。

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建成,建成內不自安,乃與元吉協謀,共傾世民,各引樹黨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高祖晚年多內寵,後宮妃嬪為了自保,往往和諸皇子交結。建成與元吉於是暗中賄賂、奉迎高祖寵愛的妃嬪,以求得到高祖的歡心。

上晚年多內寵,小王且二十人,其母競交結諸長子以自固。建成與元吉曲意事諸妃嬪,諂諛賂遺,無所不至,以求媚於上。或言蒸於張婕妤、尹德妃,宮禁深秘,莫能明也。(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然而,建成等人極力巴結後宮妃嬪的同時,其卻未有收斂府上眾人的非法行為。世民奉公守法,卻因並未討好諸妃嬪,因而為諸妃嬪輕視。

是時,東宮、諸王公、妃主之家及後宮親戚橫長安中,恣為非法,有司不敢詰。世民居承乾殿,元吉居武德殿後院,與上台、東宮晝夜通行,無復禁限。太子、二王出入上台,皆乘馬、攜弓刀雜物,相遇如家人禮。太子令、秦、齊王教與詔敕並行,有司莫知所從,唯據得之先後為定。世民獨不奉事諸妃嬪,諸妃嬪爭譽建成、元吉而短世民。(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值得一提的是,清初康熙曾立胤礽為太子,然因胤礽到處樹立黨羽,又行為違反法規,更有奪位之心,此終令康熙廢太子。其實,此情況早於初唐時已經出現過,胤礽未能參考建成之經驗,重蹈覆轍,此可見其讀史之不精,亦見國史發展之有規律依循矣。

返回正題,世民平定洛陽後,又因未有滿足妃嬪等人的要求,許其任選寶貨及為委任其親屬為官,妃嬪於是日益怨恨世民。

世民平洛陽,上使貴妃等數人詣洛陽選閱隋宮人及收府庫珍物。貴妃等私從世民求寶貨及為其親屬求官,世民曰:「寶貨皆已籍奏,官當授賢才有功者。」皆不許,由是益怨。(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其實,第一帝國(即秦漢時代)之衰敗正由於公、私領域之未能徹底的分開,世民言「寶貨皆已籍奏,官當授賢才有功者。」,此乃不以私害公的表現,在大歷史之進程看,顯然是有益的。然而,妃嬪等卻汲汲於個人之利益,不知公私分途之重要性。其對世民之怨恨,純出於無知和私心,此根本不足深論!

後宮以私害公的表現,又見於張婕妤求高祖賞賜父親田地之事件。而由高祖的反應,其明顯仍不脫第一帝國時期帝王的本色,極易受身邊的姬妾所影響。

世民以淮安王神通有功,給田數十頃。張婕妤之父因婕妤求之於上,上手敕賜之,神通以教給在先,不與。婕妤訴於上曰:「敕賜妾父田,秦王奪之以與神通。」上遂發怒,責世民曰:「我手敕不如汝教邪!」他日,謂左僕射裴寂曰:「此兒久典兵在外,為書生所教,非復昔日子也。」(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在過去,我們曾經說過高祖、世民在性格上本有出入。高祖性格穩重守成,世民則重進取積極。此性格上的出入,用在待人處事上,即轉成高祖頗重人行為上之細節,而世民則重視人行為上之動機、意義。在張婕妤這件事上,高祖未必全因婕妤所言而怨恨世民,其更多是因世民部下的行為帶有僭越的意味、因而不滿於世民。此一節,世民固不知之,即便是高祖自己,其亦未必明白箇中內情。

尹德妃的父親阿鼠,又以杜如晦過其門,使人將如晦拉下馬,痛毆如晦一頓,如晦更因此斷一指。事後,尹德妃反告高祖曰「秦王左右陵暴妾家」。高祖先前已有「世民故意謀反」的觀念,其聽尹德妃之言,於是不問情由,指斥世民。

尹德妃父阿鼠驕橫,秦王府屬杜如晦過其門,阿鼠家童數人曳如晦墜馬,毆之,折一指,曰:「汝何人,敢過我門而不下馬!」阿鼠恐世民訴於上,先使德妃奏云:「秦王左右陵暴妾家。」上復怒責世民曰:「我妃嬪家猶為汝左右所陵,況小民乎!」世民深自辯析,上終不信。(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世民又每在諸妃嬪面前,提及太穆皇后早終,不得見高祖得享天下。此在高祖、妃嬪們心中看來皆不是味兒。於是,諸妃嬪終合謀勸高祖不要易太子,高祖更易太子之意遂消,且與建成、元吉日親。

世民每侍宴宮中,對諸妃嬪,思太穆皇后早終,不得見上有天下,或歔欷流涕,上顧之不樂。諸妃嬪因密共譖世民曰:「海內幸無事,陛下春秋高,唯宜相娛樂,而秦王每獨涕泣,正是憎疾妾等。陛下萬歲後,妾母子必不為秦王所容,無孑遺矣!」因相與泣,且曰:「皇太子仁孝,陛下以妾母子屬之,必能保全。」上為之愴然。由是無易太子意,待世民浸疏,而建成、元吉日親矣。(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其實,世民經常思念太穆皇后,正反映他為人重情念舊。一個為人公私分明、重情念舊的人,其怎會不適合成為帝位之傳承者?高祖終不決定易太子,此正反映其識見短狹矣。

李建成又意圖攻劉黑闥以取軍功,且乘機交納山東豪傑。高祖於是命其統管陝東道大行台、山東道行軍元帥,以及河南、河北諸州。

太子中允王珪、洗馬魏徵說太子曰:「秦王功蓋天下,中外歸心;殿下但以年長位居東宮,無大功以鎮服海內。今劉黑闥散亡之餘,眾不滿萬,資糧匱乏,以大軍臨之,勢如拉朽,殿下宜自擊之以取功名,因結納山東豪傑,庶可自安。」太子乃請行於上,上許之。珪,頍之兄子也。甲申,詔太子建成將兵討黑闥,其陝東道大行台及山東道行軍元帥、河南、河北諸州並受建成處分,得以便宜從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值得注意的是,太子中允王珪、洗馬魏徵原為建成之部屬,其後來卻為世民不計前嫌而加以起用。

建成、元吉領兵攻黑闥,大敗之。然由於永濟橋之突然崩壞,黑闥終得以逃脫。

壬申,太子、齊王以大軍至,黑闥使王小胡背水而陳,自視作橋成,即過橋西,眾遂大潰,捨仗來降。大軍度橋追黑闥,度者才千餘騎,橋壞,由是黑闥得與數百騎亡去。(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秦王世民雖不得高祖歡心,其卻因軍事上之才幹而屢被高祖委以重任。

(事在武德五年十月)甲子,以秦王世民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武德六年九月)壬辰,詔以秦王世民為江州道行軍元帥。(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世民政治地位之日益重要,和高祖、建成等人之不喜歡世民,兩大矛盾一直在潛伏其中,未可消解,此終引發日後一連串的宮廷悲劇。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8803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