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四十九、高仙芝征西
2014/08/06 07:11:00瀏覽9|回應0|推薦0
天寶年間,出現了一位著名的將領:高仙芝。

高仙芝,高麗人。他原本從軍於安西,為人驍勇善戰,且擅長騎射。

初,將軍高仙芝,本高麗人,從軍安西。仙芝驍勇,善騎射。(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在夫蒙靈詧的多次舉薦下,仙芝先後任職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等職位。

節度使夫蒙靈察屢薦至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充四鎮節度副使。(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夫蒙靈詧可說是高仙芝的大恩人。

天寶六載 (公元七四七年),吐蕃日益強大。其又與小勃律王結為姻親。周邊二十餘國,盡數歸附吐蕃,貢獻不絕。對此種種,唐室竟無力制止。

吐蕃以女妻小勃律王,及其旁二十餘國,皆附吐蕃,貢獻不入,前後節度使討之,皆不能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高仙芝臨危受命,出任行營節度使,率領騎兵萬人出擊吐蕃,以圖扭轉形勢。

制以仙芝為行營節度使,將萬騎討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高仙芝一行人自安西出發,至特勒滿川,兵分三路。三軍約定在七月十三日會師於吐蕃連雲堡下,聯合發動總攻擊。

自安西行百餘日,乃至特勒滿川,分軍為三道,期以七月十三日會吐蕃連雲堡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吐蕃見唐兵驟然而至,異常驚恐,依山拒戰,砲發如雨。仙芝於是以郎將李嗣業為陌刀將,下令「中午之前必須攻占連雲堡,擊潰吐蕃大軍」。

有兵近萬人,不意唐兵猝至,大驚,依山拒戰,砲櫑如雨。仙芝以郎將高陵李嗣業為陌刀將,令之曰:「不及日中,決須破虜!」(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李嗣業身先事卒,帶領部隊奮力登堡。果然,未至中午,吐蕃已被擊敗,唐兵斬敵首五千級,俘虜千餘人。

嗣業執一旗,引陌刀緣險先登力戰,自辰至巳,大破之,斬首五千級,捕虜千餘人,餘皆逃潰。(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吐蕃受挫,高仙芝打算乘勝追擊。然而,中使邊令誠反對。高仙芝最後只好安排三千人與邊令誠一同留守,其餘士卒則隨他追擊吐蕃軍隊。

中使邊令誠以入虜境已深,懼不敢進;仙芝乃使令誠以羸弱三千守期城,復進。(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三日後,高仙芝大軍到達坦駒嶺。

由於士卒必須下陡坡四十餘里才可進入阿弩越城,仙芝恐怕士卒畏懼險阻,其於是令人穿上胡服,裝扮成阿弩越城的迎降者,高呼「阿弩越赤心歸唐,娑夷水籐橋已斫斷矣」,從而令士卒轉憂懼之心理為興奮,欣然下坡。

下峻阪四十餘里,前有阿弩越城。仙芝恐士卒憚險,不肯下,先令人胡服詐為阿弩越城守者迎降,云:「阿弩越赤心歸唐,娑夷水籐橋已斫斷矣。」娑夷,即弱水也,其水不能勝草芥。籐橋者,通吐蕃之路也。仙芝陽喜,士卒乃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事有湊巧,三日後,真正的阿弩越城迎者果然前來。

又三日,阿弩越城迎者果至。(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高仙芝大軍遂順利控制阿弩越城。不少吐蕃大臣被縛。

明日,仙芝入阿弩越城,遣將軍席元慶將千騎前行,謂曰:「小勃律聞大軍至,其君臣百姓必走山谷,弟呼出,取繒帛稱敕賜之,大臣至,盡縛之以待我。」元慶如其言,悉縛諸大臣。(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由於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逃入石窟以避唐軍,仙芝搜尋二人不獲,只好斬殺小勃律國中數名依附吐蕃的大臣。

王及吐蕃公主逃入石窟,取不可得,仙芝至,斬其附吐蕃者大臣數人。(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有一籐橋,距離阿弩越城大約六十里,乃阿弩越城進入吐蕃之要地。高仙芝控制阿弩越城後,旋即派遣元慶前往截斷籐橋。元慶甫完成任務,吐蕃軍隊即大肆襲來。高仙芝的做法,可謂「棋高一著」。

籐橋者,通吐蕃之路也。(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籐橋去城猶六十里,仙芝急遣元慶往斫之,甫畢,吐蕃兵大至,已無及矣。(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由於修橋費時,這其實意味著:吐蕃於短時間內無法奪回阿弩越城。

籐橋闊盡一矢,力修之,期年乃成。(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至此,高仙芝可謂已為唐室出了一口氣。

八月,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被高仙芝俘虜。九月,仙芝大軍重返連雲堡,與邊令誠等人會合。隨著使者前赴京師奏捷,西征正式宣告完成。

八月,仙芝虜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而還。九月,至連雲堡,與邊令誠俱。月末,至播密川,遣使奏狀。(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美中不足的是:仙芝在未請示夫蒙靈詧的情況下,直接派遣使者將西征捷報上奏朝廷,有違軍紀。

至河西,夫蒙靈詧怒仙芝不先言己而遽發奏,一不迎勞,罵仙芝曰:「噉狗糞高麗奴!汝官皆因誰得,而不待我處分,擅奏捷書!高麗奴!汝罪當斬,但以汝新有功不忍耳!」仙芝但謝罪。邊令誠奏仙芝深入萬里,立奇功,今旦夕憂死。(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

幸得夫蒙靈詧之不忍、邊令誠之維護,高仙芝才避過一劫。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880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