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8/10 07:41:00瀏覽36|回應0|推薦0 | |
隨著玄宗奔蜀,盛唐的風光正式終結。 在以下幾章裡,我們嘗試對個別專題作一扼要的探討,以終全篇。 我們第一個要探討的課題是:楊貴妃之死。 對「楊貴妃之死」不同講法的簡介 究竟楊貴妃是怎樣死的呢?她死於何處呢?又她究竟「真死」還是「假死」?對於這種種問題,歷來學者看法不一。現在,我們嘗試簡單介紹四種看法: 看法一:「縊死於佛室」說 根據《舊唐書》、《通鑑》所記,楊貴妃乃是被宦官高力士所縊殺 (玄宗受禁軍將領陳玄禮等人所迫,賜死貴妃,高力士乃負責行刑者),而死於佛堂內。 《舊唐書》記曰: 力士復奏,帝不獲已,與妃詔,遂縊死於佛室。時年三十八,瘞於驛西道側。(后妃上) 《通鑑》記曰: 上乃命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 北宋歐陽修之《新唐書》雖不以貴妃死於佛堂內,而以其死於路邊祠廟。可是,其亦承認貴妃為高力士所縊殺,此則與《舊唐書》、《通鑑》的記載無異。 帝遣力士問故,曰:「禍本尚在!」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去,縊路祠下,裹屍以紫褥,瘞道側,年三十八。(后妃上) 正史之見解大致如此。 看法二:「被亂軍所殺」說 然而,有些詩人卻透露出和正史不一樣的消息,暗示楊貴妃死於亂軍之中。 杜甫<哀江頭>有云: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 倘貴妃是被縊死,血從何來?此見杜甫以為楊貴妃死於嘩變將士的手中。 又中唐詩人李益有<過馬嵬二首>,其中云: 太真血染馬蹄盡,朱閣影隨天際空。 杜甫、李益皆在時間上貼近「安史之亂」,其所聽聞者未必完全無據。如是,貴妃有可能死於亂軍之中。 看法三:「流落民間」說 上述兩種看法有一點是共通的,即二者皆承認貴妃已死。可是,在以下即將被談到的看法中,其竟以為貴妃之死乃是一場「煙幕」,另有內情。 根據白樂天<長恨歌>,其有詩句云: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埋骨之地不見貴妃之屍首,貴妃之死還不是一場「騙局」? 陳鴻《長恨歌傳》便是堅持這種說法。他甚至以此為更可信。 看法四:「遠走日本」說 部份日本學者認為:當時在馬嵬驛被縊死的,乃是一名侍女。 根據他們的講法,由於禁軍將領陳玄禮憐惜楊貴妃的美貌,不忍殺之,其於是與高力士合謀,以侍女代貴妃死。楊貴妃後來由陳玄禮親信護送南逃,揚帆出海,飄至日本久谷町久津,被日本遣唐使救走。 日本皇室那時正仰慕、仿傚唐室,對於唐朝貴妃遠渡而來,其自然是熱烈歡迎,予以厚待。楊貴妃因此先得到孝謙天皇的接見,再而被安排居住在奈良附近的和歌山上。及後日本遷都平安京 (京都),貴妃亦隨至。於日本生活了三十年後,貴妃病逝於京都,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山口縣「楊貴妃之鄉」建有一楊貴妃墓,持此說的日本學者每以這墓為歷史證據。另外亦有日本人聲稱自己是貴妃的後人,且出示相關家譜。 對諸種說法的檢核、揀擇 在進行選擇之前,我們不妨逐一檢查上述四種說法。 先審視「看法一」。 「看法一」大體上是正史的見解。兩唐書、通鑑所記無大差別。又就「馬嵬驛兵變」之種種發展而推斷,「看法一」亦比較合情合理,其可信性因此較高。 再審視「看法二」。 杜甫、李益之詩雖言及「血」,但是: 第一,「血」在該詩中可能只是一種符號 (symbol),象徵貴妃之死。其不足以充當「貴妃被將士所殺」的歷史證據。 第二,「血染」二字之使用可能只是為了誇大、突顯「馬嵬驛兵變」之慘酷,乃一文學技法。 如是,「看法二」之缺乏堅實、可信的證據明矣,其何足取信? 至於「看法三」,<長恨歌>另有詩云: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這不是明言貴妃己經死於馬前嗎? 又詩云: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血」未必真的出現在玄宗面前,但貴妃之死則是。依此,貴妃「流落民間」說何嘗在<長恨歌>內部成立?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兩句,這其實是說玄宗再見貴妃之屍身時,貴妃之美貌已變化成腐朽的白骨。《舊唐書》記有以下一段文字: 上皇自蜀還,令中使祭奠,詔令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誅國忠,以其負國兆亂。今改葬故妃,恐將士疑懼,葬禮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於他所。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內官以獻,上皇視之淒惋,乃令圖其形於別殿,朝夕視之。 這可作為「貴妃美貌腐朽」的鐵證。 如是,「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何嘗是要說貴妃之屍身不見了?「流落民間」說又何由成立? 推開一步,當時禁軍將士正在嘩變,突如其來,玄宗焉有機會作出種種事先安排,以讓貴妃脫身?又即使貴妃成功脫身,陳玄禮等人願意輕易罷休麼? 據此而思,「看法三」之不合史實自被揭穿。 最後,關於「看法四」。它包含著若干不易回答的問題: 第一,陳玄禮為何會憐惜楊貴妃的美貌呢?倘若他真的憐惜楊貴妃的美貌,他為何不直接停止將士們的舉動,反安排親信護送貴妃南逃? 第二,即使貴妃出逃,其也可以逃至較近的地區。為什麼她會選擇飄洋過海,東渡日本呢? 儘管它有楊貴妃墓為證,但史跡未嘗不可被偽造。依此而觀,「看法四」雖有發生的可能,但未必是真正的史實。 總結一句,四種看法中,由於後三種皆缺乏堅實的證據 / 存在著可疑的地方,正史中的共識仍然是高度可信、可取的。 「歷史記載」有別於「歷史傳述」 其實,「楊貴妃之死」之所以眾說紛紜,關鍵在於吾人分別不開「歷史記載」、「歷史傳述」。 所謂「歷史記載」,顧名思義,它是以客觀、如實記錄歷史真相為主要目的。它因此往往建基在一些堅實、可信的基礎之上,如官方文書、官方發出的訊息、史官留下的記錄等。主觀的感情、道聽途說的資訊,必不見於「歷史記載」中 (即使見之,撰史者亦會表示懷疑的態度)。 至於「歷史傳述」,它往往不是著重於記錄歷史真相,而只是借古事以排遣今人之情懷、安頓今人之身份。換言之,抒解今人心中之情、建立今人的身份認同,才是「歷史傳述」的主要目的 (又稱作用)。 以「楊貴妃之死」的四種講法為例。「看法二」、「看法三」明顯源出於詩人抒發心中之感受 (如杜甫借「看法二」抒發家國破亡之痛悲)。而「看法四」更多是日本人企圖奠立「自己是中華文明之正統」的一種嘗試 (他們打算藉此取得和現代中國相等的地位,與中國鼎足而立),和真正的史實無關。「看法二」、「看法三」、「看法四」,實際上皆是「歷史傳述」,不是「歷史記載」。 後人不明「歷史記載」有別於「歷史傳述」,而以為「楊貴妃之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實,豈其然乎 (當然,「歷史傳述」往往表現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如中國人每好同情和圓滿化現實中的悲劇愛情、日本人每好和中國相爭持。從這個角度看,它未嘗不是一極具價值的文化史研究的素材)!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