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漢書》
2019/11/17 17:46:44瀏覽221|回應0|推薦0

《漢書》前身為班彪撰寫的《史記後傳》65 篇,班彪乃班固之父。

班彪死,班固「以彪所續前史未詳,乃潛精研究,欲就其業」。東漢明帝知道班固「私修國史」,班固一度被捕入獄。後來班固的弟弟班超向明帝說明,兄長修史旨在頌揚漢德,並無毀謗朝廷之意。明帝於是釋放班固,並召他為蘭台令史,准許其使用中央檔案典籍協助編撰。

漢和帝永元元年 (公元 89 年),班固因竇憲事入獄,不久死於獄中。班固的妹妹班昭 (曹大家) 奉命入東觀藏書閣補作「八表」,馬續協助班昭補寫《天文志》。歷經四人之手,《漢書》終於問世,歷時四十餘年。

《漢書》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上記劉邦開國,下至王莽改制,分十二本紀、七十列傳、十志、八表,凡一百篇,共八十餘萬言。

唐代顏師古以《漢書》卷帙繁重,將篇幅較長者分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故現行本《漢書》為一百二十卷。

又漢武以前之紀、傳,多用《史記》舊文,漢武以後之史事,則為新撰。大量詔令、文獻的增補,尤其令《漢書》在原始史料的保存上較《史記》出色。

《漢書》與《史記》的根本分別在於:《漢書》是受詔而作的官方史書,《史記》則屬民間修史,藏之名山,以俟後人。

由這一根本差異,《漢書》不再為項羽設本紀,王莽被放入列傳。《刺客列傳》、《滑稽列傳》、《日者列傳》、《龜策列傳》亦不復存在,代之以《外戚傳》、《元后傳》。

《史記》的「書」,《漢書》改稱「志」,《溝洫志》言上古至漢之水利工程、治河之策,《食貨志》詳述上古至漢之經濟發展。《地理志》詳述戰國、秦、漢之領土疆域及建置沿革等。其餘尚有《五行志》、《天文志》、《刑法志》等。

表以《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最受注目,俱為《漢書》新增。《古今人表》以儒家思想為標準,把歷史人物分為四類九等,表列出來。《百官公卿表》詳細介紹了秦漢之官制。

仿《史記》「太史公曰」體例,「列傳」各篇末均附以「贊曰」。此外,仿「太史公自序」,作「敘傳」,述說寫作動機、編纂、凡例等。

《漢書》用字莊嚴工整,多用排偶,遣辭造句典雅古奧,與《史記》平暢的口語化文字形成鮮明對照。

自《漢書》開斷代為史的先河,歷代正史俱以《漢書》的體例為本。劉知幾認為:「如《漢書》者,究西都之首末,包舉一代,撰成一書,言皆精練,事甚該密,故學者尋討,易為其功。」對斷代史推崇備至。

不過,鄭樵對班固「斷漢為代」不以為然,說:「自《春秋》之後,唯《史記》擅製作之規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會通之旨,司馬遷之門戶自此衰矣」、「遷之於固,如龍之於豬,奈何諸史棄遷而用固。劉知幾之徒尊班而抑馬!」

姑勿論如何,誠如《隋書.經籍志》:「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3091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