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4 對你這樣肆意造謠的犢子罵你都是輕的
2013/12/27 13:03:18瀏覽286|回應0|推薦0
帖人:未名第七

純屬無稽,胡亂攀扯。

無知者無畏!


回帖人:
滄桑故事 [手機綁定用戶]
看來你已經仔細看過這本書了。
但本書的重心顯然是解釋和描述華夏文明的特色,及這種特色的歷史成因。

曰:商周代青銅器銘文中,舜是最早的神。其他神都沒有踪影。
這說法是不能存立的。因為甲骨學家和金文學家已經找出盤古,黃帝等遠古時代就代代相傳著的先王名號。

其實整部書都是證據,
不看不知道,誰用誰知道。 。 。 。 。

回帖人:
未名第七

堯舜禹湯文武孔孟,不是“神”。中國人將他們視作“聖人”,首先認定聖人與凡人人格平等,其次認定聖人心智高廣與道德遠至。換句話說,中國人認為人是哲學中唯一在重的元素,而神--“夫人神之主也”。

莫要地攤書上截取些半吊子理論來扯淡!

就貼出來的這些內容來看,不值得浪費老七的時間。

都係扯淡!

莫要論了,不在一個計量級上。

回帖人:
滄桑故事 [手機綁定用戶]
|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2013/12/27 9:41:59 跟帖回复:
第 206 樓


蒙古人自古就有到山頂上去祭拜的習俗,蒙古語稱“對爾”deer。他們會在秋高馬肥的時節,在一個傳統的日期裡,到某個山頂獻祭。又如正月(白月)的前三天裡,蒙古人心目中最重要事,就是去山頂“對爾”。攜帶著豐盛的祭品,還有從畜隻耳朵上剪下來的耳片(在耳朵上剪出記號),以及出賣牲畜時從其身上薅下來的毛。他們把耳片和畜毛掛於山頂樹梢上,再系上哈達,再在敖包上添加石塊。其時人人神情莊嚴,彷彿每一步都與自家性命攸關。

金文“登”字正是這種草原習俗的縮影

指手捧著盛放祭品的“豆”(古代容器),自下而上地去進獻。 《詩經·大雅·生民》:“卬盛於豆,於豆於登。”就是這個漢字的本義(卬ang,由兩部分組成的會意字,左是跪著的人,右是站著的人,他們都在抬頭仰望)。登的原始本義表明,蒙古語“對爾”就是它的原始讀音。只是後來原始本義被拋棄,只留下“到高處去”的意思。 《史記》記載了秦始皇“登”泰山事蹟。始皇帝可不是去遊山玩水,而是去封祭。泰山海拔雖不很高,但在華北平原上突兀而起,顯得特別雄偉,有“對爾”習俗的秦始皇到山頂去獻祭是很自然的,始皇之“登”泰山,形神兼備,一字足矣!

請列出文獻證據。
還記錯了。應該是:商周代青銅器銘文中,禹是最早的神。其他神都沒有踪影。
堯舜傳說出自孔子。
黃帝傳說出自孟子。
盤古是南北朝才出現在文獻中的。根據考證,盤古傳說的起源是廣西南寧武鳴縣。

回帖人:
共11托 [手機綁定用戶]
第207 樓bylm 2013/12/27 10:21:02 的原帖:中國人對不同的觀點為何只是罵。不須放屁傳承自詩人的詩集麼?
對你這樣肆意造謠的犢子罵你都是輕的


回帖人:
9命貓妖
印象裡是這樣:
4萬年前第一遷徙之后,氣候回暖,從沿海向內陸擴散,遭遇冰川期,退到回歸線。然后12000年前回暖,再擴張到北方沿海,進入黃河下游。同時,在中東再次出走,沿歐亞大草原追逐獸群一路向東,是為第二次遷徙。由於沉澱比第一次遷徙更深厚,所以,北方發現的工具比同時期的南方先進。
然后,就是藏東北和燕山一帶的碰撞了。


第 212 樓 滄桑故事 2013/12/27 11:23:20 的原帖:參見《甲骨文中的殷前古史》——盤古、王母、三皇五帝新証
李元星著,濟南出版社

回帖人:9命貓妖

這書扯談。
殷商除了上帝崇拜就是拜祖宗,這是甲骨文辨讀后的公認結果,大禹都是當聖人來拜的,沒有什麼神話。哪來什麼盤古、王母、三皇五帝?
如果真有三皇五帝的記錄,為什麼春秋時的文獻都沒有痕跡?到戰國那種辨士橫行的時代才紛紛出籠?盤古、王母更離譜,長長300年的漢朝都沒有文獻提及。何以見得甲骨文上記錄的是盤古、王母?



這圖爭議很大

此圖的人種,代表來源,並不是在波斯就進化出來的
我薦此圖,是認為它在中國人的來源上,比較清楚
但在北方中國人的來歷上,我認為是不准的,來此波斯的白色線路,應進入甘肅走道的
從基因,人種,習俗,包括方言的元音上看,中國人,尤其是南方中國人與泰緬,同出一源。
竹子,筷子的使用,就是在南方,叢林中形成的,起初是用來戳昆虫吃的。且影響了書寫工具,形成毛筆


回帖人:
huangzh007
基本方向是對的,還不至於錯到你那個程度,先到沿海,再往內地。。。。
這圖在整個亞洲南方的路線上,沒什麼大問題。

回帖人:
滄桑故事 [手機綁定用戶]
亞洲三個古文明中心的形成,可能有同一個源頭,就是甘青地區,隨著那裡氣候環境越來越惡劣,原本生活在那片廣袤地區的原始游牧民族,為了爭奪生存空間,開始向四面八方征戰遷徙,從而在亞洲三地方,形成和建立起世界上最初的奴隸制國家。

4 黃土黃河

在描述華夏文明為什麼出現在中原的之前,讓我們首先回顧黃土高原地理環境的演變。這就需要上溯200萬年,從青藏高原抬升之前的地質時期說起了。地質學家指出,青藏高原原本是有海有陸的熱帶地區,海是淺海,陸上廣布喀斯特地形,就象今天的廣西桂林,氣候溫暖濕潤。在地殼板塊運動中,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印度板塊深深插入亞洲大陸板塊之下,把青藏高原地區托頂起來,並越抬越高。喜馬拉雅山脈是這個高原的最外緣,隆起程度最大,向東北延伸則呈遞減狀態。青藏高原成了第一台階,黃土高原、蒙古高原是第二台階,兩個台階之間落差就很大。今天青藏高原上殘留著大量喀斯特地貌和眾多高鹽度咸水湖泊,就是過去熱帶地貌的殘跡。蒙古高原其實是黃土高原的一種延伸,從地理高程上看兩者渾然一體,沒有截然分界線。

青藏高原如此之高,擋住了從印度洋吹來的暖濕氣流,喜馬拉雅山脈成為南部海洋氣流難以逾越的屏障。隨著抬升,中國西北部地區越來越干旱,那裡原本是古地中海在亞洲的延伸,海水終於干涸之后,大面積沙漠戈壁開始遍布這一地區。青藏高原正好聳立在北半球西風帶上,隨著高原抬升西北風變得越發強烈,干寒強勁的西北風常年不斷地從西伯裡亞方向吹來,沿青藏高原北緣轉向東去,成為沙塵的搬運工。黃土高原表面的黃土就是由沙塵堆積出來的。中國西北廣大范圍之內,由於氣候干燥,溫差又大,地表岩石在結冰和暴晒中熱脹冷縮,岩石表面不斷剝落,終成為細沙和粉塵,被西北風吹起,飄落在黃土高原上,上百萬年的堆積,終於在這片高原上堆積出厚厚的黃土層,今天“黃土高原風成說”已被大多數科學家採信。現在黃土高原歸屬於青、甘、寧、內蒙、陝、晉、豫七省區,華夏文明所指稱的“中原”也大部份在黃土高原地區。

黃土高原土質疏鬆細軟,適宜草木生長,科學研究表明,上古時代黃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貌,例如中國科學院1955年《黃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隊考察報告》就指出:“從殘存的原生植被來看,可以肯定,本區在農耕以前,原始植被是屬於森林和森林草原”。今天所稱的黃土高原約有30萬平方公裡,現在的情形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干旱貧瘠,那是后來大面積墾殖以后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的結果。

黃土高原遠古自然環境最適合游牧民族,最早出現在那裡的人類也是游牧民族,這些游牧民族的生存狀態,生存方式,語言特征以及他們的文化習俗,正是本書將要著重描述的東西。考察華夏文明起源必涉及黃河,華夏文明與黃河關系如此緊密,就象古埃及文明與尼羅河一樣難分難解,華夏文明深深烙印著黃河的個性


從空間上看,黃河是從青藏高原巴顏喀拉雪山起程,從涓涓雪水發展成了茫茫大河。從時間上看,黃河未形成之前,原本是斷斷續續的內陸河,穿行在湖泊和盆地之間,並不連續,后來地殼變動加劇,高原盆地中的湖泊形成向東瀉泄的態勢,於是黃河逐漸貫通起來,慢慢形成一條入海大河,時間不到一萬年。黃河竟如此年輕!

為說明黃河的壯舉,讓我們先來看中國遠古海岸線示意圖。示意圖顯示的是,如果南極冰山因氣候變暖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中國沿海淹沒的領土。其時中國東部的海岸線將出現重大改變,而地質學家研究表明,一萬年前中國的海岸線就是這個樣子。

一萬年前,由於黃河還未形成,那時候黃海海岸線在太行山脈東側,華北平原還不存在,黃淮平原還在海底。兩個大平原大都是黃河近萬年內沉積造陸的結果,隻有少部份是由長江沉積而成。一萬年前今天的山東半島還是大海中兩個孤島,直到《史記·夏本紀》中,那裡的人還被稱作“島夷”,黃河竟有如此驚人的填海造陸能力!

黃河穿行在上游河段高山峽谷中時,河床是岩石構造,被沖刷下來的泥沙不多,河水也比較清,但黃河中游處在鬆軟的黃土高原上,且中游長達 3000多公裡,佔到黃河總長的55%,有76條支流在中游匯入黃河,大量黃土被沖刷進入黃河中,河水變得越來越渾黃,到進入下游時已經變成一半是水,一半是泥了。



中國遠古的海岸線

黃河泥水首先在寧夏谷地堆積出第一個大平原,就是寧夏黃泛平原。之后黃河北上進入原為高原湖泊的鄂爾多斯盆地,在盆地北緣成形成一個馬蹄形大轉彎,像一個馬頭勒套,故稱“河套”。當遇到太行山阻擋后,河水又沿山脈走向南下,並與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匯合,它們共同沉積出第二個大平原渭河平原。渭河平原原是一個深嵌入大陸內部的長條形峽灣,海灣很快就被黃土填平。由於伏牛山擋住了黃河自北向南的路,於是河水急轉東去,中游路程至此結束。黃河最后進入下游那片原本是大海的大平原。進入下游時河水含泥量已如此之大,黃河水不是在流,而是像泥漿一般通體沉沉地向前推涌,進入平原地帶流速減緩,泥沙很快沉澱,黃河就有了驚人的造陸能力。

黃河所造之陸不斷向東推進,直到被泰山擋住,河水隻能繞行側畔而過。歷史上黃河在泰山南北兩側來回擺動改道,南下堆積出徐淮平原,北上堆積出華北平原,直到現在黃河造陸仍以每年向海洋中延伸2公裡的速度前進。

黃土高原由游牧向農耕轉化的過程,就是華夏文明孕育發展的過程,也是自然環境不斷惡化的過程。在原始植被還沒有被農耕嚴重破壞之前,黃河水相對較清。有《詩經·魏風·伐檀》為証,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這個“河”就是指黃河。從《魏書》可知,直到五世紀,太行山上還有大面積森林,但今天站在太行山上,滿眼望去亂石叢生,人們已經無法想象這裡曾有過森林覆蓋和高山草原地貌。

被西風堆積而成的黃土高原土質疏鬆,便於開墾,用木犁木鋤也能耕種,但墾殖后黃土裸露,涵養水源功能就下降了,隨著原有的湖泊開始干涸,干旱氣候將越來越嚴重,並與不斷擴大的墾殖形成惡性循環,據史料記載,先秦時代黃土高原上的大旱災大約144年一次,到元代時變成34年一次,明清5年一次,而民國已是十年九旱了。

可以想見,中國東部大平原海退陸成之初,那裡會遍布瀉湖,沼澤和濕地。據酈道元《水經注》記載,直到南北朝時期,華北平原上還有130個湖泊,但今天隻剩下一個東平湖了。宋代山東南部還有“八百裡梁山水泊”,而今已蕩然無存。

剛剛從海底冒出來的土地鹽鹼度很高,並不適合農耕,樹木在很長時間裡不會出現,最先長出來的是耐鹼性強的野草,這些新土地需要通過上千年的雨水沖淋才會逐漸退去鹽鹼,變得適宜農耕。故最先來到這些新土地上的人隻會是游牧民族,黃河就這樣為中華民族注定了“命”和“運”,游牧文化注定要成為華夏文化的底色!

原始人類從非洲出來后進入亞歐大陸,有一支沿青藏高原南緣,向東來到亞洲大陸的東南部,其中就有漢民族先民。他們原始分布的長江流域以及南中國地區非常適合人類繁衍生息。那裡氣候溫暖濕潤,雨水豐沛,最適宜耕種墾殖,他們也適應了這樣的自然環境,選擇了以農耕作為主要的生存方式,並以稻米作為最重要的食物來源,他們自古就是農耕定居民族。

可能是先來后到的問題,即農耕民族先於游牧民族到達亞洲東部,抑或是氣候環境還有繁殖能力的原因,總之南中國的溫暖地區養育人口的潛力最大,人口密度始終超過中國北部原始游牧地區,這種人口分布狀態可能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如此了。

原始人類從非洲走出,有一支沿著青藏高原北緣來到亞洲大陸的東北部,他們也適應了亞洲北部森林草原的自然環境,他們的生存方式是狩獵和游牧,故習慣稱之為游牧民族。他們活動范圍更為廣闊,因為追逐獵物和放牧畜口會把人類播散至非常廣闊的范圍中,人類早就遍布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可能主要是游牧的結果。

讓我們再回到那張古代海岸線示意圖,從示意圖可知,遠古時代亞洲大陸東部存在著兩個生存方式圈子,北方是游牧社會圈,包括山東半島在內,南部是農耕社會圈。這是兩個相對獨立的生存圈,中國中部的秦嶺山脈和西南部的橫斷山脈把長江流域和黃流域分隔開來,使得這個農耕圈子相對獨立和封閉。如果一萬年前渭河平原還是一個深嵌於大陸中的峽灣,那麼那種地理上的隔離狀態就更為明顯了。




遠古中國兩大生存圈

農耕生存方式難以獨立發展出較高級的文明狀態,這是由農耕這種生存方式特點決定了的。農耕社會的流動性很低,由此人類文明的積澱會十分緩慢,獨立的農耕社會發育會長期處在停滯不前的狀態。然而游牧生存方式也不可能單獨發展出高級狀態的文明,因為這種生存方式流動性太強,難以持續積累起文明之沃土,就像水太過湍急,魚類難以在其中繁盛一樣。如果二者結合,或者說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出現碰撞,將使較高級狀態文明孕育成為可能。

華夏文明從什麼時候開始孕育?可能是從黃河沉積出渭河平原,渭河平原逐漸變得適宜於農耕,或者說是以農耕漢民族先民開始出現在渭河平原上開始的。渭河平原以及周邊地區首先成了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匯之地,當那裡成為兩種文化的重疊區域時,華夏文明就在交匯與重疊中孕育起來。當然那會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不是突然之間出現的,一個文明的孕育時期如此漫長,會遠遠超出人們的原來的想象。

人類文明的發展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加速度狀態,開始會非常緩慢,后來會不斷加速。然而更加超出人們想象的是,人類文明不是像儒家描述的那樣在脈脈溫情中出現,而是在無比殘酷的血與淚中潛行。其殘酷的程度也遠遠超出了人們固有的觀念,所有這些都是由人性決定的,人從動物界分離出來的時候,他們不可能完全脫去獸性。

長江流域的農耕漢民族先民被匈奴即古代阿爾泰游牧民族不斷擄掠到黃土高原上為奴的過程,就是華夏文明孕育發展的全過程,黃土高原上大量耕奴的出現是華夏文明肇始的社會條件。

為什麼大量奴隸出現是文明的發軔呢?因為人的等級分化是社會分工的基礎和條件,原始狀態游牧社會中,這種分化程度還很低,也不會出現發達的社會分工,社會內部對精神和文化產品的需求也不會很高,因而不會形成較高程度的文明。隻有當社會中出現大量奴隸,一部分人可以不從事維持溫飽的勞作也可生活得很好時,這部分人才有可能轉而從事精神產品的創造。大量奴隸的存在馬上會產生管理問題,政府將隨之出現,文字也將隨著政府行政管理的迫切需要而產生出來。

人的需求會無限膨脹,也乃是由人性決定了的,奴隸主們吃、穿、用、住會趨向高檔化,當擁有大量奴隸后,奴隸主就有能力去實現這種日益膨脹的內在需求,他們會支配奴隸為他們的現世欲望勞作,也會指使奴隸去建造陵墓,安排他們死后的享受,所謂人類文明就這樣產生出來。人的分化,社會大部人某種程度的犧牲,乃是人類文明出現的先決條件,所謂文明確是以極不文明的方式實現的。阿爾泰游牧文化的內在品質又決定了在這種文化指導下產生出來的華夏文明,必將趨向人類歷史上最為嚴酷的奴隸制。


近代考古已經証明,堯都,神農墟,伏羲時代的天水古都,等等,都是真實存在過的,並且華夏文化的源頭,華夏古國出現的時間,比這還要遙遠得多了,早在八千年前就出現了,
世界文明史考古史都顯示,遠古神話傳說中的古國、王名都不是憑空捏造的,隻是被扭曲地記憶著而已了。

回帖人:
未名第七

不可理喻的文盲,不可理喻的無畏,越是文盲或許更希望別人在人文層次的認可吧。

七爺曰,我草,這都神馬玩意!?

ps:不是觀點有別的問題,是要不要臉的問題,是要不要做人的問題,是還要不要治學的問題。


回帖人:
huangzh007
中國夢吧,中國人,很多是瘋子,明年五四95周年了,科學民主,現在瘋子仍是那麼多

星星已不是那個星星
月亮已不是那個月亮,
霧埋天喲
瘋子多啊
科學民主還要一百年吶

回帖人:
未名第七

長短句,啥×也。

鑒定完畢。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ix&aid=1017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