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貪婪醜陋的人性.....鮑爾森設計出售給投資人CDO, 還押注放空CDO, 獲利約十億美元,投資人的損失也是十億美元
2010/04/19 17:40:36瀏覽575|回應0|推薦1

高盛案扯後腿 油、金、股全跌

更新日期:2010/04/18 04:11

美控詐欺 提起民事訴訟

〔編譯劉千郁/綜合報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上週五指控高盛涉嫌詐欺,隱藏次級房貸相關金融商品重要資訊,誤導投資人。高盛股價因而最多大跌十六%,歐美股市也受到衝擊,跌幅在一到二%之間,油、金商品價格跟著倒地不起。

美國證交會對高盛提起民事訴訟,指出盛出售一種與次級房貸連結的抵押債務債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時,沒有揭露大型避險基金經理人鮑爾森(John Paulson)的基金公司也參與投資組合的選擇,而且鮑爾森還押注放空CDO。

鮑爾森在CDO下跌時獲利約十億美元,投資人的損失也是十億美元。

證交會官員Robert Khuzami說,高盛不應該允許放空房貸市場的一方影響投資組合的內容,卻告訴投資人說這些證券是由客觀的第三者獨立選出來的。

負責此項商品設計的高盛副總裁杜爾(Fabrice Tourre)也遭到指控,但鮑爾森沒有遭到指控,因為避險基金沒有義務向投資人揭露CDO相關資訊。

消息人士指出,鮑爾森避險基金前經理人佩拉格利尼(Paolo Pellegrini)與證交會合作調查本案。

高盛反駁 指控沒有根據

高盛提出回應表示,證交會的指控「完全沒有法律與事實的根據」,將極力反對這項指控,捍衛公司名譽。

證交會指出,鮑爾森避險基金當時預期貸款市場即將崩潰,付費給高盛以參與投資組合設計,高盛卻對外宣稱CDO的組成由專業的風險分析公司ACA資產管理所負責,這些未公開資訊也成為鮑爾森獲利的主要原因。

高盛涉嫌詐欺造成股價大跌,上週五高盛股價最低跌至一五五.五六美元,最後以一六○.七美元收盤,下跌十三%。

美股受影響跌幅也都超過一%;其中,道瓊大跌一二五點,收在一一○一八點,跌幅一.一三%,盤中一度下跌超過一百七十點;史坦普五百指數下跌十九點,跌幅一.六一%;那斯達克下跌三十四點,或一.三七%。

歐股同樣慘澹,英國股市下跌一.三九%或八十一點,收在五七四三點;法國股市跌幅一.九四%,下挫七十九點,收在三九八六點;德國股市跌掉一一○點,跌幅一.七六%,收在六一八○點。

高盛案也衝擊商品市場,五月原油期貨價大跌二.二八美元或二.七%,收在每桶八十三.二三美元。

六月黃金期貨價下跌二十三.四美元或二%,收在每英兩一一三六.九美元;七月銅價下跌二.四%,收在每磅三.五三五五美元。

交易員表示,高盛擁有龐大部位的黃金等貴金屬,這件案子讓商品交易出現問號


高盛詐欺案延燒 英德火大擬提告

(2010/04/19 12:43)

國際中心/編譯

華爾街巨擘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US-GS),被美國證管會控告詐欺案越演越烈,除了引發美國金融股大跌,英國與德國政府都表示,擬對高盛進行調查與採取法律行動;由於市場預期高盛未來可能得出脫手中龐大的商品部位,以籌措資金繳交鉅額罰款,也導致商品市場重挫,高盛事件如何演變,牽動全球金融市場未來走勢。

就像核爆牽一髮動全身,4月16日,美國證管會指控高盛銀行在銷售債務抵押債券時涉嫌詐欺,消息一出,16日高盛股價從183.62美元開盤後,一路坐溜滑梯不斷往下滑,最後收在160.7美元,大跌近13%,市值瞬間蒸發近130億美元,創下15個月來最大跌幅。

高盛2007年2月推出次級房貸產品「珠算」,珠算是一種抵押債務債券CDO,主持這項業務的正是高盛副總裁托爾(Fabrice Tourre),高盛大力鼓吹投資人購買,事實上這卻是設計用來讓大客戶鮑森避險基金公司放空房市,鮑森賺進20億美元,一年之後,珠算涵蓋的投資組合,99%都被降級,使得投資者損失超過10億美元,大約315億台幣,跟後來爆發的次級房貸風暴有密切關聯。

不知情的德國工業銀行投資的1億5千萬美元,幾乎全賠光,荷蘭銀行虧掉8.41億美元,這些錢最終大多落到鮑森公司手中。高盛在過程中收受鮑森公司1500萬美元的手續費
,現在不但德國政府考慮對高盛提告,英國也著手調查高盛倫敦業務。

成立於1869年的高盛公司,是史上獲利最豐的投資銀行,也是全球商品交易的最大經紀商,針對證管會指控,高盛也提出反駁,指遭指控詐欺是「於法無據」,並且將全力捍衛聲譽。高盛事件如何演變,牽動全球金融市場未來走勢。(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吳家嫺、黃盛伯)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acyhng2388&aid=395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