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左右看:「剩女」疏義
2012/03/27 12:52:29瀏覽40|回應0|推薦0

台灣立報2012-3-26 21:40 作者:趙萬來/甘向西

左看:盈庭議論盲於階級

  新科立委張曉風大概出於「女有歸」的傳統思維,為此間不得歸宿的女性請命,指摘台灣男人娶進大量外籍新娘,致有「剩女」。一時引發熱議,有從女權立場出發,認為婚不婚,隨人自由,選擇單身反而是鑽石女郎;有從男性角度看,適婚而未婚的男子多過女子53萬人,「剩男」才值得更關切;還有從種族平等發聲,321是國際消弭種族歧視日,竟然有立委在挑戰跨國通婚的基本人權。

  如此這般,盈庭議論不外沿著性別與國族兩條線,充分暴露台灣主流社會的盲點:看不見階級,或者說避開窮富之別。

  談今日台灣之外配云云,如果不當睜眼瞎子的話,都知道百分之九十是買賣婚姻,乃大陸和東南亞之窮女子上嫁到台灣的基層男子,此中價錢壓倒愛戀,談不上自由、人權,倘有之,就是反自由、反人權、反文明。這樣的婚姻既不對等,產生的家庭又墊在台灣社會的底下,怎能沒弊病?又怎能不滋生出種種禍害?這不干種族問題,純是階級迫害的移轉。我們不同於張曉風的保守主義,但是贊同她的提問。

趙萬來/大學教授

右看:又格斃掉一個清流

  45年前,一位年方25歲的女作家出版她的第一本散文集,自序寫道:「這本小書在這個嗜血的世紀裡能顯出什麼樣的作用,似乎是很難猜的」;45年後,她初任親民黨不分區立委進行初次質詢,為台灣男人不娶台灣女人而發出「剩女說」等云,立即遭到媒體調侃,從而引來一批人權、婦女、移民家庭等團體到立法院抗議、上電視節目追擊,儼似一日的國民公敵,誰也不輕饒昔日以性靈美、近年以挽生態而名動台灣的張曉風。

  至是,曉風當悔「嗜血的世紀」說得太冒失了,也當澈悟《地毯的那一端》一書於世道人心毫不起作用,彼時她一派的溫婉細膩換成今人對她嘶吼欲撲,小女子滿心憧憬的地毯那一端,才是連70老嫗都不放過的嗜血世紀。

  是的!台灣已經遠離溫柔敦厚的時代了。然則,張曉風說錯了什麼呢?43萬男子娶外配的現實不該攤到國會殿堂嗎?我們同張曉風一樣不解:這樣批評男人,怎麼招來女人罵?我們更要問:怎麼全台灣不見一人為張曉風辯?難不成業已瀕臨絕滅的清流式人物又要格斃掉一個?

甘向西/政治評論家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626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