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港路引退 台灣大道接棒
2011/02/27 01:32:12瀏覽528|回應0|推薦0

2011-02-26 中國時報 【盧金足/台中報導】

  縣市結親家將催生全台第一條「台灣大道」,連貫中正路、台中港路和中棲路三條幹道,總長約廿四.二公里,市長胡志強還發豪語,要打造成為台灣香榭大道;但未來中港路這條象徵台中市門戶的路名,可能也將消失走入歷史,向台中市民說再見。

     台中縣市合併升格,「台灣大道」將上路,這是胡志強在選舉時開出的競選支票,要將中正路、中港路和中棲路統一路名為「台灣大道」,打造為媲美法國巴黎香榭大道觀光道路,未來還要在「台灣大道」舉辦國際路跑賽,成為全球知名路跑活動之一。

     民政局長王秋冬昨天市議會工作報告時表示,串聯台中車站、台中市區、台中交流道、台中工業區、中部科學園區和台中港,會依地方自治條例規定,先組成委員會到地方進行說明傾聽民意,如果更名為台灣大道後,初期會先以「台灣大道」當地名的副標,緩衝期同時和台中港路併用,以後則全以「台灣大道」為路名,達到縣市合併,路名統一的精神。

     「中港路是台中永遠的驕傲」,這句話是最近建商打出熱門廣告,但如果「台灣大道」定案實施,台中港路這條象徵台中市門戶的路名也會成為消失地名。

     中港路要改台灣大道還延長到中棲路,受益的金字門牌地價水漲船高,但議員何敏誠則質疑台灣大道意義?認為形式上應該打造「台中港路大道」才有道理,形象塑造不要自不量力,太自大反而華而不實。

     「路名最實質的幫忙在哪裡?不如幫市民建立光榮感!」何敏誠說,外地人哪會知道台中港路到中正路和火車站是台灣大道,大部分的人反而會覺得縱貫線的道路才是台灣大道,台中縣市合併,很多路連衛星導航都找不到,最後找到的路卻在田中央,路名待重整,但不必一定先整成台灣大道。

2011-02-26 中國時報 【盧金足整理】

不衝突 兩條路名可以並存 江慶洲(台中市水碓生活工坊):

     台中市很多老地名、舊路名,都在都市重畫開發時消失,如果要改稱「台灣大道」,基本上我認為還不錯,但建議只要成為路名副標的入口意象,不一定取代台中港路的路名,兩者都可以文史方式同時存在。

很憂心 歷史文化價值流失 林山下(台中市商業會理事長):

     如果路名改掉了,恐失歷史文化的意義和價值,年輕人和新移民就會不了解文化背景,倒不如將中正路和中棲路都改為台中港路,為了文化創意產業,還是可以和尋根的歷史文化找到共識。

很認同 可望縮小城鄉差距 黃璧珠(世界聯合動物保護協會總幹事):

     我蠻認同統一路名為「台灣大道」,因為可以縮小城鄉差距,不會一聽到中棲路就會認為是舊中縣,而看見中港路的路名,就馬上出現黃金地段的印象。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4927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