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左右看:台灣工會的未來
2009/08/25 13:15:19瀏覽550|回應0|推薦0

台灣立報/左右看/2009.8.25 

左看:職業工會的角色

        看著英國鐵路工人如何透過支持自己所屬的工會,為爭取適當的薪資福利及工作權益而採取罷工時,反觀台灣的勞工運動,何時能有此盛況?

        台灣的勞工運動一直難以蓬勃發展,除了是因為勞動法令對於罷工權的行使與團結權的形成,有相當大限制與拘束之外,產業工會及公司工會組織本身,對自己的認知也不甚正確。特別是會員代表性方面,台灣的工會法規定是強制入會,也因為如此,在會員無法自行選擇入會與否的前提下,團結力低落、難以指揮與領導,是可預期的情況,工會也因此常會遇到代表權被雇主質疑挑戰,自然而然,團結的力量就容易被瓦解。在這現有的法令約束下,台灣的產業工會及公司工會就難以施展開來,如果不採取突破性的方法,台灣的勞工及工會運動將無法成長。

        採自由入會制的職業工會,是否可能成為台灣工會的未來?雖然到目前為止,職業工會本身所認知到自身的任務在於勞工保險上,但是,如果職業工會「領導者」有勞工意識,願意善用本身所擁有特定職業的工會會員,針對會員輔以相當的教育訓練,本身亦跳脫開為保險而存在的消極想法,把勞工運動的熱度從職業工會傳回產業工會,這將會是一個很令人期待的勞工運動新局面。

李法憲/勞工

右看:勞資和諧最重要

        台灣中小型企業家數佔了總企業家數95%以上,這其中又有許多是家族企業,在家族企業中做事,通常都不太計較勞動條件,只要薪資合理,倒也不至於發生所謂的勞資糾紛,對這些中小企業主而言,勞資和諧是維持企業穩健經營的關鍵之一。

        人力資源管理手法從1980年代開始逐漸被西方企業主運用,台灣的企業大概從1990年代開始引進相關管理措施,大學教育也逐漸開設相關的課程與系所。這個管理手法天生與工會功能相剋,人力資源管理觀念的普及,意味著工會功能被進一步限縮,並在勞資關係議題上被邊緣化。當然對勞工而言,只要老闆能夠在薪資與福利上好好照顧員工,台灣的勞工並不會計較究竟是透過工會與雇主簽定「團體協約」確保齊頭式的平等,還是與雇主直接面對面,根據個人工作績效,討論如何調整薪資福利的差異化管理。這些手段背後的目的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是確保勞資關係的穩定。

        因此,在台灣勞工普遍安份認命的前提下,勞資關係究竟是往好或壞的方向發展,端看雇主如何認知此事了。政府也應該站在輔導與監督管理的立場,要求雇主不得違反勞動法令,導致勞資糾紛的發生,甚至影響國家形象與經濟發展。這下又把球丟回給資方了。

李明瑋/時事評論者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3256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