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5/20 22:37:34瀏覽330|回應0|推薦0 | |
2015-05-20 03:01:56 聯合報 記者郭玫君/綜合報導 李克強出王牌 邀逾百工程院士策畫 提升核心技術 十年內躋身製造強國 主攻智慧製造 珠三角已有無人工廠 中國大陸昨天發布「中國製造2025」規畫全文,明確大陸製造業「由大到強」的「三步走」發展路徑。這是大陸實施製造強國戰略首個十年行動綱領,第一步計畫在2025年躋身「製造強國」之列。 中新社報導,大陸2013年起,邀集150餘名工程院院士,歷經一年多的策略論證、編寫規畫,終於完成這部製造業的未來十年行動綱領。 大陸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文件,明確九項戰略任務,除聚焦新一代資訊技術、航太航空設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等十大領域,並主攻「智慧製造」,讓技術創新成為裝備製造業發展核心,並將實施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等五項重大工程。 放眼全球,各工業國家為角逐工業強國摩拳擦掌,部署新一輪製造業革命計畫。除德國推出「工業4.0」,美國啟動「再工業化」,日、韓等國提出產業創新戰略,台灣「生產力4.0」計畫也應運而生。 「中國製造2025」被視為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王牌計畫」,如今相關規畫正式出爐,宣告中國加入戰局,全球製造業角力戰已然開打。 據規畫,大陸將透過「三步走」實現製造強國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達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準;第三步,到中共建政100年時,要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報告具體提出未來五年、十年製造業的主要關鍵指標,包括創新能力、品質效益、寬頻和數據化普及率、綠色發展等,用以檢驗發展成果。 綜合陸媒報導,大陸已建立類別齊全的工業體系,產業規模占全球製造業百分之廿,但「大而不強」,主因是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多數產業尚處於價值鏈的中低端,必須提升技術水準,轉型為製造強國。 大陸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中國製造2025」針對當前大陸製造業瓶頸,提出提高國家製造業創新能力、推進訊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強化工業基礎能力等九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和德國工業4.0異曲同工。 其中,智慧製造是主攻方向,列入五項重大工程之一。包含德、美、日、韓等國,結合機器人技術等智慧製造模式均是製造業革命計畫精髓,而大陸早在珠三角地區提出無人工廠、智慧工廠等市場計畫,為「中國製造2025」暖身。 官方和經濟學者均強調,「中國製造2025」絕不僅是他國「工業4.0」的簡單翻版,是對大陸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整體謀劃,目標就是要「由大變強」。 上下夾殺陸走向「智」造 爭主動革命 2015-05-20 03:01:57 聯合報 記者郭玫君/綜合報導 大陸工信部昨天表示,大陸製造業面臨已開發國家「高階回流」及發展中國家「中低階分流」夾殺,欠缺世界知名品牌,建設製造強國任務迫切;而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是重要動力,以讓「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 大陸官方昨天首度公布「中國製造2025」規畫,大陸工信部也發布七大篇解讀,詳述大陸製造業藍圖、當前情勢、總體要求及目標等。 工信部指出,自主創新能力是由工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的核心,大陸將於2020年掌握一批重點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進一步增強優勢領域競爭力,到2025年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明顯提升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 規畫並明確訂出目標,提高規模以上製造業研發經費支出占業務收入比重,預計2025年將由現行的百分之0.95提高到百分之1.68。 工信部指出,大陸雖已是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但全球知名品牌數遠低於美、法、日;標準體系整體水準不高,由大陸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不到百分之0.5,且標準更新速度緩慢,「標齡」高出德、美、英、日等已開發國家一倍以上。 工信部說,打造世界製造強國,是吸取前兩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教訓,主動因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戰略選擇;尤其已開發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發展中國家也積極謀畫參與全球產業再分工,大陸應在新一輪競爭中取得主動權。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