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勞工權益大哉問」 內閣踹共
2015/04/28 21:05:40瀏覽85|回應0|推薦0

自立晚報【記者郭穗台北報導】2015/4/28

為促進民眾對於政府勞工政策的瞭解,行政院將於57(週四)晚間7時,在Youtube平臺「行政院開麥啦」頻道推出【內閣踹共】-「政府挺你!談勞工權益保障」直播節目。

行政院並將自428中午12時起,舉辦「勞工權益大哉問」,預先募集網友問題及進行票選提問,並於直播中回應,希望藉由內閣首長與網友的雙向互動,能化解民眾疑慮,增進其對勞工權益保障的認識,歡迎網友踴躍參與。

此次直播節目由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主持,邀請勞動部長陳雄文談勞工權益保障,直接回應網友提問。此外,也規劃開放網友提問機制,訂於428(週二)中午12時起至55中午12時止,透過Google好問(http://goo.gl/Ia6eru)舉辦「勞工權益大哉問」,並依網友提問票選得票數排名,優先於57行政院網路直播節目中回應。2015/4/28

網路政策白皮書 毛:醍醐灌頂

【記者郭穗台北報導】國發會主辦「網路智慧新臺灣政策白皮書」全民意見徵詢會議,行政院長毛治國28日出席開場致詞表示,期望透過網路與資通訊科技,讓政府變成認真學習者。

國展會28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網路智慧新臺灣政策白皮書」全民意見徵詢會議,現場也邀請民間團體與會,如沃草、g0v零時政府、台灣鄉民創業協會等網路社群都推薦代表出席,民眾也可透過網路參與討論。

毛治國致詞說,政府積極辦理網路發展區研習營,就是希望公部門在研習中,達到醍醐灌頂的效益。

毛治國認為,運用大數據的分析能量,針對政府重點的施政議題,建立數位時代動態且即時的資訊,並透過網路蒐集分析民眾意見。

毛治國指出,要重新建構政府及民間的橋梁,暢通與民眾的溝通管道,透過網路形成民意反饋機制。

行政院4月底將推出「網路智慧新臺灣政策白皮書」初稿,內容包括基礎環境、透明治理、智慧生活、網路經濟、智慧國土五大構面。

國發會表示,「網路智慧新臺灣政策白皮書」,是為掌握網際網路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的國際趨勢,創新突破施政思維。

國發會強調,會議同時進行網路直播會議,並開放直播頻道留言板討論,增加互動與交流,各界可透過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或手機,「鍵盤參與」全民徵詢會議的討論,共同完備白皮書內容。

【記者郭穗台北報導】「網路智慧新臺灣政策白皮書」全民意見諮詢會議昨(28)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行政院長毛治國出席開幕典禮時表示,「網路智慧新臺灣政策白皮書」是未來推動政府數位化的行動指南,毛院長期盼透過這部白皮書的推動,為臺灣帶來三個改變,使政府成為認真的學習者、細心的傾聽者及踏實的實踐者,改變政策思維、公私關係及施政作為,讓臺灣成為全球網路智慧應用的重要典範。

毛院長說,自從他去年底接任行政院長以來,即不斷思索如何帶領行政團隊以積極的行動,回應人民對政府改革的深切期盼,4個多月來,政府除持續推動經濟、社會及政策思維等各項轉型工程,也特別注意到在目前網路科技發達的雲端時代,行政部門必須打破實體世界的傳統思維,與時俱進,才能符合民眾的需要,使國家更進步。

毛院長指出,政府希望透過開放資料(open data)、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及大數據(big data)等做法,具體落實觀念溝通、行動落實及前瞻施政等施政理念,目前已推出包括:教育部「數位學伴2.0」、衛福部「健康存摺」、國發會「物價資訊看板平台」、經濟部「青年創業及圓夢網2.0」、農委會「青年農民回鄉務農創業」,以及勞動部「銀髮人才資源網絡服務」等具體措施。

毛院長進一步說,政府雖已邁出網路時代變革的一小步,但面對新趨勢,需有更根本作法,讓網路時代DNA注入政府部門的每個細胞中,才能使行政部門從內部啟動變革。因此,他希望「網路智慧新臺灣政策白皮書」全面檢視當前政府政策在實體與網路世界間的各種關係與定位,並補足及糾正既往施政的不足,讓數位及網路科技透過完善的基礎環境,拓展至公共治理、經濟、環保及社會等各生活層面。

毛院長強調,他衷心期盼透過這部白皮書的具體落實,為臺灣帶來三個改變,首先是政府要成為認真的「學習者」,改變政策思維,除了在今年1月底開辦「網路發展趨勢研習營」,請網路專家為各部會部長、次長及局處首長上課,為公部門醍醐灌頂數位時代相關思維,並規劃成立大數據應用輔導團,針對目前重點的施政議題,優先訓練部會資訊人員,建立政府內部運用大數據的分析能量,由政府自身做起,建立數位時代政策規劃新思維。

毛院長並期許政府要當細心的「傾聽者」,改變公私關係,暢通與民眾的溝通管道,一方面透過網站與開放資料,提供動態和即時的政府資訊,並借重社群與業者力量,加速政府資料釋出,另一方面,則要透過網路蒐集及分析民眾意見,形成民意反饋機制,重新建構政府與民間互信和互賴的合作基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2262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