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古和解效應 亞洲廉價勞工受威脅
2014/12/30 22:14:55瀏覽199|回應0|推薦0

【世界日報/社論】2014.12.29

美國經濟大幅改善,第三季創下5%成長率,道瓊指數22日登上18000點。白宮宣布和古巴恢復外交和經貿關係,使歐巴馬總統聲望回升。有線電視新聞網(CNN)ORC發布最新民調,歐巴馬支持率回升至48%,是20個月來最高峰。古巴對美國的經濟角色,可能取代亞洲部分國家低廉工資產業,影響深遠。

在相互敵視、冷戰超過半個世紀後,美國和古巴終於和解、取消禁運封鎖、互設大使館。即使兩三年前,這樣的發展大概也沒人預料得到,真可謂「滄海桑田、世事難料」。由於古巴就在美國南境大門外,兩國和解互動,經濟上必然產生極密切互動,結果將對兩國產生何種效益或衝擊,值得留意。

古巴幅員面積11860平方公里,和台灣35980平方公里比較,剛好是三個台灣大,並非想像中的小國。古巴人口1105萬人,只有台灣2300萬人的一半,因此人口密度約只有台灣的六分之一,土地利用上仍有相當的發展潛力。其人均生產值若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評估,2010年為1200美元,和中國大陸2013年的評估值9800美元相若。

換言之,如果美國企業將海外生產設施移到古巴繼續生產,將可用相當於中國大陸的工資水準,聘雇到足夠勞工,而其土地面積還相對充裕。因此,古巴和美國和解,如果經濟配套能大致趕上資本主義發展中國家,在考量地理距離大幅縮短,各種成本可大量減少下,可能會是美國企業極佳的(亞洲)替代選擇,特別是那些以美國市場為目標的產業。

古巴1959年共產革命成功後,立刻實施土地改革和計畫經濟。1972年加入蘇聯的「經互會」,參加蘇聯和東歐的經濟整合,並在1976年開始實施五年計畫。1980年設立農民自由市場,1982年頒布「外國投資法」,歡迎外資和當地企業合資,有限度對外開放。但從1986年起,又走回社會主義、堅持計畫經濟。1980年代末,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頓失依靠的古巴經濟受到極大衝擊。

19901993年期間,古巴國民生產總值下降了34%;這段期間,古巴開始經濟改革:1991年底開始對外開放,1993年起啟動連串改革開放措施,包括民間擁有美元合法化、所有生產部門向外資開放、設立自由貿易區、進行金融體制改革。然而,直到2000年,古巴國民生產值仍比1989年低了15%。迄今,古巴人民生活水準還未恢復到蘇聯解體前的狀況。

近年來,委內瑞拉以石油供應來支持古巴經濟;然而,外匯缺乏(去年外匯存底50億美元、外債234億美元),古巴無法支付石油進口,在委國服務的3萬名醫療專業人員,成為償付石油進口欠債的方式之一。

然而,古巴出口大量蔗糖、菸草、魚類、柑橘、咖啡,以及石油、鎳和醫療產品,進口機械設備、化學品、食品,和美國經濟具有相當強的互補性。如果在經濟上開放相互交流,應該很快會產生良性互動,雙方互蒙其利。

因此,美國極可能在今後,將古巴轉化為美國的製造業生產新據點。如果要加快這種轉變,美國可能會將古巴納入「加勒比海盆地貿易夥伴法案」(Caribbean Basin Trade Partnership Act)的適用對象,提供古巴部分貨品免關稅待遇,甚至提出更完整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來涵蓋所有貿易項目免除關稅。

另外,美國倡議多年的「美洲自由貿易協定」(FTA of the Americas)原來是包含排除古巴的全美洲34國;在目前新情況下,倡議有可能重起爐灶,並快速地獲得重大進展。此外,由於地理位置相當接近,觀光資源豐富,古巴很可能成為美國急速興起的觀光新據點,吸引大量美國人赴古巴觀光旅遊,為古巴帶來大量外匯收入。

今後如果美國企業大舉進入古巴,固然有助兩國經濟往來,但也可能再度引發古巴的反美情緒。事實上,當年古巴共產革命能成功,和當年古巴經濟幾乎是掌握在美國人手中有關。而在目前,對古巴和美國和解的改變,還是有不少古巴人持反對意見;如果和美國的和解快速地轉向革命當時的經濟「殖民地」現象,恐怕會讓這樣的和解又帶來雙方的不適應。這應是美國和古巴和解、經濟交流正常化後,必須審慎以對的新課題。

2014-12-25/世界日報】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990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