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聯合筆記/徐霞客 穿越古今五百年
2014/12/01 19:15:37瀏覽1110|回應0|推薦0

【聯合報謝邦振】2014.12.01

大陸下一步申遺,想到的是「徐霞客遊線」。旨趣不凡的題目,大陸管這叫「線性文化遺產」。

晚明徐宏祖(又作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一輩子花了三十年,遊遍十九個省(縣、自治區),足跡遍及河北、河南、陝西、湖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雲南、貴州。

四百年前,徐霞客遊記從浙江寧海開篇,所以寧海縣等一干地方,本月起啟動徐霞客遊線標誌地認證。三年內,專家團隊將對四百年前徐霞客所經過的代表地,進行考察認證,形成一條更為清晰,有著代表性地點的徐霞客遊線。

晚明文人旅遊風氣很盛,遊必有記,但大部分是「小品」,像張岱的「湖心亭賞雪」、「西湖七月半」,袁宏道「鑑湖」、「雨後遊六橋記」,都是短程定點旅遊,所記也是很個人的內心抒發因景而生的末代感傷,恍惚驚愕,繁華夢醒。

同時代的徐霞客遊記很不一樣,它是一人壯舉,線性動態延伸,延伸三十年,翻山越嶺、過河渡湍,所經歷之人文風俗、景觀異緻、地質奇貌、種族宗教,無不一一記錄,留下三十餘萬字遊記與資料。所以,地質學家丁文江讚賞,徐霞客千古奇人。

霞客復出,奇人奇文可能使二十一世紀中國旅遊波瀾更壯闊。

兩岸前幾年因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而掀起一股「讀旅」風,閱讀苦旅,穿梭歷史人文之間,但有遐思,跟著他的筆觸時空交錯,不必出門,各有領會。徐霞客遊記屬於地理探險,尤其登山溯溪、遭險逢阻,不但要有登山客的勇氣,還得有探險家的毅力,更得有生命的豁達。

申遺,不只路線標誌地認定,更有霞客精神復萌。

徐霞客的精神遺產是什麼?清人潘耒形容得好:途窮不憂,行誤不悔,瞑則寢樹石之間,飢則啖草木之實,不避風雨,不憚虎狼,不計程期,不求伴侶,以性靈遊,以軀命遊,亙古以來,一人而已。

遊記最有名的一篇「湘江遇盜記」,當被土匪洗劫一空,友死心慟,有人勸他回鄉,徐霞客講了一句曠代名言:「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

徐霞客精神寓涵在三十萬字遊記裡,三年前大陸有了英文全譯本、兩年前也有了韓文全譯本,標誌地認證的同時,將這線性文化的寶典翻成外國文字,使國際認識,絲路之外,還有一方一帶山水風物,還有一片精神焯爍。

台灣學生大概都念過徐霞客遊記篇章,大陸申遺,閱讀經驗難不也引發另一番嚮往。

據了解,整個認證申遺過程至少八年、十年,勢必又掀起一股行旅風,但千萬別複製沈從文的邊城鳳凰,遊線走偏,但見處處「山寨」,而「沒了」霞客。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943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