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工商社論-所得分配統計豈容如此開倒車
2014/05/01 22:00:40瀏覽242|回應0|推薦0

20140501 04:09工商時報 本報訊

  近月來台灣社會失序,其中固有政治的因素,但若非貧富差距擴大、青年失業升高、實質所得倒退,當不致掀起如此規模的社會運動。而就在此刻,政府的「重要統計事項變更」竟然公布一則令人無法置信的消息,那就是今後政府不再公布10等分位、20等分位的所得分配統計,這形同宣告政府不想讓外界明白所得分配的真相。

  在談這個問題前,我們須先了解台灣目前衡量所得分配的統計來源有二:一是由行政院主計總處訪查1.5萬戶估得的資料,一是財政部依560餘萬戶申報綜所稅算得的資料。兩邊取得資料的方式不同,所得的定義也不同,但對於研判國內所得分配、貧富差距皆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主計總處這份所得分配統計係由抽樣調查推計而得,以1.5萬戶推計8百萬戶本已有抽樣誤差,加上訪查所得事涉敏感,拒訪者逐年增加,非抽樣誤差也是一大困擾,因此如何借助綜所稅的資料觀察所得分配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綜所稅申報戶與一般經濟戶雖未必一致,但在同一標準長期觀察下,仍有助於我們釐清所得分配的真相,尤以這份資料囊括560多萬戶,豐富的統計足以做更深入的分析。

  所謂所得分配就是依國內8百萬戶家庭的所得高低排序,如分為5等分,意即每一等分有160萬戶,據此可以觀察第1等分位(最低所得組)與第5等分位(最高所得組)的所得差距,逐年觀察則可以了解所得分配是否惡化。然而母體如此龐大,自不可能年年普查,家庭收支調查遂於每年選取1.5萬戶樣本加以推估。以這麼少的樣本推計的5等分位統計尚可,惟若以之推計20等分位,疏誤必多。

  由此可知,像20等分位這般細緻的所得分配統計,是無法自家庭收支調查取得的,必須仰賴囊括560多萬戶的綜所稅檔。這份寶貴的資料即使採20等分位,每一等分位仍有28萬戶,足以讓我們了解各階層的收入概況,尤其是金字塔頂端者的所得變化,捨此無從得知。

  這兩份資料雖有不同,但皆有助於我們觀察所得分配的變化,實在無需特別強調只有哪一份才具代表性,哪一份才符合國際慣例。但由於這份綜所稅20等分位所算出所得差距,於97100年由65倍升至96倍,遠高於家庭收支調查五等分位的6倍,其反映的是贏者圈愈來愈小的事實,這本來只是客觀的統計,惟決策高層自認為對低收入家庭做了不少協助,而這些努力卻無法呈現在20等分位的統計上,於是兩年前行政院特別召開一場所得分配研討會,會中官員、學者異口同聲直指,財稅資料中心的統計不宜用來觀察所得分配,只有家庭收支調查才符合國際準則,原本中性的兩份所得分配統計自此遙隔楚河漢界。

  回顧這段歷史就可以明白,今天「重要統計事項變更」取消10等分位、20等分位統計的發布,早有脈絡可循,實非偶然。但就為了這項統計無法彰顯政府政績,竟需要如此大費周章,兩年前敲鑼打鼓開研討會加以否定猶嫌不足,如今竟直接以「重要統計事項變更」予以取消,如此心力若用在愛民、為民的事上可辦成多少大事,但江內閣卻將力量耗在這件事上,這豈是智者所當為?

  我們感嘆的還不只如此。放眼英、美、日等先進國家的所得分配統計,那一個不是竭力尋求更好的統計方法以了解真相?哪一個沒有10等分位的所得分配統計?哪一個不去設法找出5%、甚至1%金字塔頂端所得集中的情形?但我們好不容易有個綜所稅檔的統計可以運用,卻又以「為符合國際慣例,並與國際接軌」這項莫名其妙的理由,讓這項10等分位、20等分位的資料走入歷史,這到底是什國際慣例?又是接什麼軌?

  行政院主計總處自56年前建立統計發布預告制度,這項制度旨在讓政府統計更透明,對此我們當然要肯定主計總處。但從本次所得分配統計變更發布內容可以發現,這項預告制度仍欠周延。試想,一份如此重要的統計而做如此重大的變更,理由居然只有「為符合國際慣例,並與國際接軌」區區13個字,何等不相稱。這項統計來自財政資訊中心(即過去的財稅資料中心),財政部統計處自然是要經手的,最後報到主計總處核備,因此主計總處當然也得過目。歷經3個單位主管看到這13個字,居然沒有任何人提出質疑,取消一項重要統計的程序竟然可以如此輕率,實在是匪夷所思。

  我們認為台灣今天社會之所以紛亂,人心之所以不平,經濟因素實為重要原因,其中貧富差距所產生的相對剝削感尤為關鍵。綜所稅10等分位、20等分位詳實的資料足以讓為政者了解民心,運用這些資料加以深入分析都來不及,怎可輕言廢除?如此豈非大開統計倒車?另外,有關統計發布的預告制度,特別是重要統計事項變更,也必須加以檢討。政府統計公信力得之不易,而這區區13個字廢掉的不只是一項統計,更是國人對政府統計的信任。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297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