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左右看:反核「屁話」與否
2014/03/09 21:53:13瀏覽36|回應0|推薦0

台灣立報2014-3-09 20:20 作者:本報訊

左看:屁話,誰說

38低溫濕冷,全台反核10萬人上街,正如張懸所說,公民力量的集結。反核絕非口號,綠盟等反核團體致力於此,自非只圖街頭激情或空有環保教條。

福島核災喚醒台灣民眾反核意識,但這只是第一步,街頭不是一場秀,而更為一場審議民主的實踐。上街的青年學子、學者專家與家庭主婦,不僅只表達自身訴求,更是在其中凝聚共識,找到從個人到集體的非核家園願景。

如何在生活節電?何謂小型社區自主發電?高耗能的工業化之外的發展想像?這都是在非核運動中展開的對話,因核災恐懼而起,卻必然會逐漸向更長遠的社會發展願景扎根。

非核絕非空中樓閣,古巴迫於美國封鎖,早就發展出相當豐富的社區自主能源,風力、太陽能、甘蔗生質能與地熱,創意多元,不僅十多座蘇聯時期的舊核電廠停機封鎖,更以此支持小型有機農業的發展。

相較於此,馬政府若只是躲在所謂政治中立的大傘背後,空口說白話,別說非核家園難為,現下核安就已甚為難堪。

為政者所要的不是置身事外的假中立,坐擁豐沛的行政與專業資源,應勇於提出願景,凝聚共識。我們卻看到一個低劣的行政機器。非核家園不是不能也,而是不為也。「屁話」不是因為美好的遠景,而是無所作為,鴕鳥心態。

林子暉/世新社會發展所碩士生

右看:口號不能治國

38反核團體又在全台發起遊行,預料廢核又將在掀起一波高峰。從一年前全台22萬人上街後,反核似乎已然取得絕對的政治正確,從藝人到政治人物莫不從善如流,諸如行政院長、台北市長及候選人等標的性政治人物也都明確表示: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

但口號易喊,治國難為。誠如柯文哲要政治人物對核能表態,不要再說屁話。

放眼當下整體社會氛圍,對照馬政府的行政怠惰,公投欲言又止,用電量評估左支右絀,難以取信於民。若政府繼續在政治中立、專業標準上無所作為,核安二字確實僅為「屁話」。

同樣審視反核團體,以生存恐懼召喚群眾上街實為易事,但廢核之後的龐大課題卻附之闕如。何以節電?風力、火力發電若非居民反對就是受制於污染標準,替代能源何為?全民如何共同承擔電費成本?等諸多種種,絕非街頭高喊就可輕鬆解決。

當反核日漸成為全民政治正確的共識時,反核團體、政治人物若仍淪為口號的愛好者,無有實際執行方針、策略,台灣在此政治正確拉扯中,徒然空轉,不僅環保無解,經濟也將停滯,徒然大夢一場。

林泰佐/社會評論人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16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