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10 19:05:54瀏覽2370|回應4|推薦26 | |
瑞典的社會福利、工業產品聞名於世,可是卻很少見到有人提到瑞典非常獨特的母語教育,這是連鄰近的其他北歐諸國也無法相提並論的。 六、七十年代瑞典勞工短缺,因此引進大量的勞動力。隨著父母移民而來的兒童,最先安置在一般的瑞典學校,目標是要學會瑞典語,並且學會作為一個瑞典人。但是逐漸的人們意識到,這不只是“語文”的學習和發展,更重要的是兒童的整體發展和感覺。他們需要一個有安全感的認同,以及文化的歸屬。七十年代初期人們已逐漸瞭解移民的看法和條件,認為他們“有權”擁有自己的文化認同和母語。69年的教學總綱領裏,第一次把芬蘭文列入了母語。瑞典學校裏開始有雙語班和輔導課。 1975年國會通過移民政策,瑞典陸續接受大量的難民和移民,於是便有了1977年的“母語改革方案”。兒童有權學習母語,以及使用母語的輔導課。1980年正式編入教學總綱領。 根據聯合國的規定,保留自己的母語是基本人權之一。所以,學校的任務是讓移民小孩學習雙語,由掌握他們自己的母語來加強自我的感覺和自我的認同,參與雙邊的文化。在1992年的修訂條例裏寫著:深層的教育與教養是文化傳承的問題 — 價值傳統、語言、知識 — 一代傳一代。 隨著科技的進步,傳媒的發達,古老保守的傳統社會逐漸趨向開放多元文化,身為移民更需要為自己在這樣紛雜的大環境裏,肯定自己的立足點。瑞典政府在這一方面做得令人激賞!他們認為,你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誰,才能由這個出發點去接受新的文化乃至新的身份。當一個瑞典人質疑你這黑頭髮的哪是個瑞典人時,你已經認清楚了自己是誰,為何在瑞典,而不至於被擊倒。這與一廂情願的認為自己生在瑞典就是瑞典人的出發點是不同的,是經過反省而接受的。這有點像中國文化裏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確認自己是誰,才能決定你要如何做。立足不穩的結果,將是隨風飄搖,無所適從。一個瑞典人在瑞典的社會該如何自處,與一個在瑞典的中國人肯定是大不相同的。如果強要說自己是瑞典人而被排擠,那種感覺將會是不中不瑞,兩邊不是人。 母語老師的任務就是發展學生在雙重文化中的雙重認同,加強學生的自信和文化的歸屬。母語老師的工作範圍是:語言和文化。換句話說,母語教學就是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機會,發展成一個和諧的人。壯哉瑞典! 我住的這個城市臨近丹麥,移民占大多數,所以我們的“母語學校”有一百六十多位母语老師,來自不同的國家。每月的校務會議,就像一個聯合國,蔚為奇觀!亞洲語種有中文(又分粵語和國語)、日文、泰文、越文、巴基斯坦文,以前還有馬來西亞文,現在因為學生人數減少而消失。目前這個城市讀母語的學生總數超過八千人,而其中最大的語種是阿拉伯文,有六十幾位老師,三千多位學生。(註:2019年本城的最新資料為250位母語老師,50個語種,15000名學生) 圖片是阿拉伯語的幾位同事,在她們提供的阿拉伯食物桌前。那天我們必須準備自己本國的食物,擺成一桌桌,邀請本地的各校校長、一些老師代表,和教育局官員參加我們辦公室的喬遷之喜。
|
|
( 在地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