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喝咖啡小小歷程...苦、酸、甘、醇、香?
2014/08/22 15:29:29瀏覽84476|回應0|推薦0

從小看家裡的長輩,在早餐時可以喝一杯香香的咖啡,我們只有一杯牛奶,等到牛奶裡可以加上一點咖啡時,那種覺得自己長大的興奮,跟是不是懂得喝咖啡,根本是兩回事。加了咖啡後,苦苦的味道,哎,不比苦苦的藥好吃多少,為了證明自己已經長大,加很多糖,幾口牛飲下去,那嚐得出什麼味道?

做事以後,街頭上最多的就是一家一家的小咖啡廳,朋友們經常掛在嘴上的,就是自己開家小咖啡屋,菜鳥也沒賺幾文錢,總還有可以小小奢侈的地方,就是偶爾去吃個簡餐,盼望著附餐喝一杯用賽翁虹吸式煮的咖啡。

等到經常出差後,第1次到美國渡假,在速食店喝到的咖啡,差點沒吐出來,只能說它是有咖啡味道的開水。就是這麼淡而無味,哪能跟台北的賽翁咖啡比?對美國的咖啡,頓時失望透頂。別提在超市架上看到的咖啡,都是雀巢這類的即溶咖啡為主,感覺他們的飲食文化好「落後」。

曾幾何時,西雅圖咖啡開店拓展,星巴克也如雨後春筍的在美國各地遍地開花,不進去喝上一杯,好像不夠虛榮。面對著滿滿一片的價目表,天啦,還真不知道該怎麼點ㄝ,只好從不花腦筋的today's coffee開始吧。也從星巴克,才知道還有那麼多種類的豆子和口味,不過,喝起來,就是比苦,比濃,咖啡豆都是烘得黑油亮亮的顏色,店裡賣的都是French Roast,或Italian Roast的豆子,美國也只有美式咖啡壺可煮,每杯都得加上滿滿的奶或糖,否則怎麼嚥下去?自從星巴克在台灣開店以後,各式各樣的連鎖餐廳大鳴大放,那些滿街都是的小咖啡簡餐店,好像也逐漸少了。這時,卻格外想念用賽翁煮出的咖啡。

喝膩了一成不變的制式咖啡,在街上看見販賣咖啡豆的店家後,就開始我的另一階段-自己沖調咖啡的路途,看到各式各樣包裝好的咖啡豆,也是一陣眼花撩亂,不知該如何下手,先從最普遍的藍山入手,再逐漸嚐試別種豆子的風味,一開始,當然跟所有人一樣,豆子不能有酸味,我自己不要重烘焙焦焦黑得發亮的豆子,然後自己混著磨,混著喝。

住在新地方後,人生地不熟就很習慣網購,也發現豆子的選擇性忽然之間多出很多,原來只銷到日本的好咖啡豆,台灣也買得到,我們的口福增加,荷包也瘦了。賣咖啡豆的個體戶增多後,價格不被壟斷,很多個體戶還勤於耕耘部落格,發表心得,多看各部落格文章,自然減少被坑的機率。

自從自己可以開始選擇烘焙度以後,買咖啡豆或喝咖啡的段數驟然升高,彷彿進入一個全新的知識寶庫,更努力到處找資訊,努力琢磨出到底文章在說的是什麼?味道是個非常主觀的感覺,每個人對於酸甜苦辣的接受程度不一,並且要找出我自己的高低範圍對應於對方所說的,這其中的差距可以非常大,比如說,單單烘焙度可以簡分為淺/中/深,或者淺/淺中/中/中深/深/重深。我也許不要最淺的烘焙,可我也怕對方的中度=我的中重,每人烘焙時設定的溫度或機器不一,只看烘焙多少分鐘,得出的烘焙度一定也有不同。因此,我通常去找國外網站,看看有沒有比較客觀的比較標準,找到了SCAA這個以烘出來豆子的顏色做出色表,來呈現豆子的烘焙度,此地的賣家真的很認真,對於這些測量毫不陌生!

當自己的知識又多了一些以後,自然要趕緊印證各個賣家的才藝,順便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在網路採購的過程中,當然有遇到不誠實的賣家,自認倒楣增長被騙的經驗,有很多比較早期進入網購的賣家,因為業務穩定,也自我侷限於既有的成就中,他們販售大眾化不苦的豆子,卻沒了求新求變的心。每個人都從這怕咖啡酸起步,人生就有如喝咖啡,當我們習慣某種口味後,應該勇於嚐試其它或新的口味,90+就是這些年來異軍突起的新招牌,它的豆子可說是夭壽貴,口感可是夭壽的好,一年偶一為之就好。不管杯測幾分,管的是自己的味蕾喜好,人人不同,不以招牌來侷限自己。

以前是青菜搭配豆子,後來想,若要買特定口味的豆子,自己得確認舌頭究竟喜歡那一味?於是,每天那一杯的quota,就成為我很重要的享受時光,很專心的喝完一杯咖啡,細細體會在每一階段味道的變化和轉折,隨手記入檔案,作為參考。以後再慢慢整理出來搭配的排行榜,以目前看來,還有很多豆子都尚待購入,大概還得等。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