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河南民眾襲擊國軍是共產黨編造的謊言嗎?
2014/11/21 15:03:18瀏覽900|回應0|推薦3

1. 蔣介石原話

“講到這一次中原會戰的情形是怎麼樣呢?有一些美國和蘇聯的軍官和我們軍隊一同退下來的,據他們所見,我們的軍隊沿途被民眾包圍襲擊,而且繳械!這種情形,簡直和帝俄時代的白俄軍隊一樣,這樣的軍隊當然只有失敗!我們軍隊裏面所有的車輛馬匹,不載武器,不載彈藥,而專載走私的貨物。到了危急的時候,貨物不是被民眾搶掉,就是來不及運走,拋棄道旁,然後把車輛來運家眷,到後來人馬〔第446頁〕疲乏了,終於不及退出,就被民眾殺死!部隊裏面軍風紀的敗壞,可以說到了極點!在撤退的時候,若幹部隊的官兵到處騷擾,甚至於奸淫擄掠,弄得民不聊生!這樣的軍隊,還存在於今日的中國,叫我們怎樣作人?尤其叫我個人怎樣對人;我統帥受到這樣的恥辱,也就是大家的恥辱。”


——蔣介石:《對於整軍會議之訓示——知恥圖強》(1944.7.21)《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20卷,445,446

2、國民黨軍隊對會戰的檢討

“此次會戰(即1944年豫中會戰)期間,所意想不到之特殊現象,即豫西山地民眾到處截擊軍隊,無論槍支彈藥,在所必取,雖高射炮、無線電臺等,亦均予截留。甚至圍擊我部隊,槍殺我官兵,亦時有所聞尤以軍隊到處,保、甲、鄉長逃避一空,同時,並將倉庫存糧搶走,形成空室清野,使我官兵有數日不得一餐者。一方面固由於絕對少數不肖士兵不守紀律,擾及閭闔,而行政缺乏基礎,未能配合軍事,實為主因。其結果各部隊於轉進時,所受民眾截擊之損失,殆較重於作戰之損失,言之殊為痛心。


——《第一戰區中原會戰之檢討》的最後兩段,選自《中華民國史檔案叢刊.抗日戰爭正面戰場》,12521253

3、人員的親歷

1944年中原會戰期間,湯恩伯部對民眾的禍害更是變本加厲,明目張膽。5月初在登封作戰時,某連因有二十多名士兵受傷,一些士兵開小差,便抓了十幾個民夫為連裏搬運東西,嚇得附近村莊的老百姓紛紛逃跑。向豫西潰退途中天降大雨,士兵就闖人民宅翻箱倒櫃,把值錢的東西裝進腰包,用老百姓的衣裳當雨具,淋濕了扔掉再闖人另一家搶來幹的。我看到沿途都是被丟棄的老百姓的衣服。


這些天部隊走到哪裏,就吃到哪裏,強取老百姓的豬、羊、雞、蔬菜、燃料,分文不給。強征的糧食由部隊主管人員出具借據,上書某部隊某月某日在某村某家食用多少斤糧食,對老百姓說憑此條可少付征購糧,至於這種借據是否管用則不得而知。有些老百姓牽著牲口帶著貴重物品上山躲避,部隊搜山時一旦發現,就強行拉走牲口以作軍用,並搶走貴重物品。我們行至高縣以南、內鄉以北的山區時,起初還有一些老百姓為部隊送開水,以示慰間。我親眼看到,官兵們喝完水後非但無感謝之意,反而將茶碗摔爛。


湯恩伯部的行為激起了民眾的強烈憤怒。他們聽說大部隊來了便及早逃跑,遇到小部隊或掉隊官兵則隨時隨地予以繳械。第三十一集團軍總司令王仲廉率總部直屬部隊突圍途中,被武裝民眾包圍繳械,通訊器材全部丟棄,與、下級失去聯系。湯恩伯帶領的直屬部隊損失更慘,跟他走的只剩下特務團的一個連。我聽該連的人說,湯恩伯在此期間每當涉水過河時就嚎陶大哭。在郊縣、臨汝之間,所有村莊都響起了激烈的槍聲,有些人還大喊“繳械”。事後聽說,這一段路上到處都是湯恩伯部丟棄的槍支、彈藥、騾馬、裝具、車輛、通訊器材甚至火炮,次日老百姓紛紛前來“清掃戰場”。


——方耀 口述,摘自文思 主編:《我所知道的湯恩伯》,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1月版,200,201

漫山遍野盡是國民黨潰退軍,到處搶劫。被激怒的豫西老百姓,為了保全性命,不得已起而攻打國民黨軍。這樣一來,蔣軍不敢進村莊,鑽空子逃竄。群眾高呼繳槍,國民黨軍成營成團都乖乖地繳了槍。有的自己丟掉槍支,徒手逃命天空是敵人的飛機在偵察掃射,地面是潰退的國民黨軍,混亂不堪。我就在這種擾攘動亂中,回到了洛寧縣城。縣長李旋秋留我在城開了個緊急會議。介紹日軍從河北,從洛陽進犯豫西,國民黨軍已失去控制,亂了隊,正在撤退等情況,決定由我回到河底鎮組織地方武力,配合友軍防堵從北南犯之敵。並將洛寧楊坡城村之倉庫,撥給我作組織團隊之用。我於416日回到河底鎮,17日敵人就到了河底鎮。當時退到河底鎮附近之蔣軍共七個軍。負防守專責的是新八軍。軍長胡伯翰,見了我很客氣地說,現在是人沒糧馬沒草,老百姓都跑了,怎麼辦,請老兄設法弄些糧草來,並聘我為新八軍軍部參議,再三請求我無論如何要設法把老百姓繳獲他的刻有“何應欽贈”字樣的白金左輪小手槍替他找回來我答應可以。可是沒等找回,他就逃跑了。”


——同上書,203

4、外國的記錄

“到1944年,政治上的不滿在社會的各個階層中都能看出。農村地區動亂的深度可以用河南的情況為例。1940年和1941年,那裏莊稼歉收,而1942年春小麥因幹旱而枯萎。雖然農民們極度需要食物,但官員們無情地要求交足田賦。有時農民的全部收獲都被拿走,甚至不留下年的種籽。有些農民不得不賣掉他們的耕畜、家具,甚至他們的農田,以滿足田賦征收者。結果,19421943年冬天發生了全面的饑荒,許多人吃樹皮、草根和牲畜的飼料。據報道有吃人肉的。大約有兩三百萬人死於這場災難;另外有300萬人逃難到省外。隨後,有幾十萬河南農民被趕到一起,讓他們用馬車和手推車把糧食運送到征糧中心,為軍馬找尋飼草,修築公路,和開挖一條300英裏長的巨型反坦克壕溝——最後證明這是完全無用的。將近100萬人被征募去加高沿黃河的堤壩。對於這樣的勞動,農民得不到工錢,他們常常甚至不得不自備飯食。1944年春,他們深沉的忿懣變得表面化了。當中國士兵在日本的一號作戰面前撤退時,農民們凶猛地攻擊他們。他們用農具、匕首和土炮武裝起來,解除了5萬名本國士兵的武裝,殺了一些——有時甚至把他們活埋了。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11章第8

“從長江以北的河南省又傳來了大饑荒的消息,這次饑荒是災難性的,情景十分悲慘。這個消息是在19432月由《大公報》首次披露的,這份報紙為了保持其獨立性克服了種種困難。


該報全面報道了當地人民的悲慘遭遇。由於這是首次報道,報紙被扣發了三天,後來審查部門把這些消息從報上刪掉了。西奧多。懷特把他的親身見聞寫成了一篇令人難忘的報道。他認為,在收成很差的1942年,政府把絕大多數糧食以稅收的方式征走了,第二年又遇上長期的幹旱,結果造成了饑荒。災民的救濟嚴重不足,由於情況較好的鄰近省份的競爭,再加上地方上心狠手辣的囤糧商的破壞,救災工作無法進行。估計有200萬到300萬人背井離鄉,逃荒到外省,大約有同樣多的人死於饑餓和疾病。


19444月中旬,日本6萬軍隊對中國這個鬧饑荒的省發起了進攻。……而當地的農民用草耙就把5萬中國軍隊解除了武裝。日本人花了三周的時間,擊潰了30萬中國軍隊,控制了到漢口的鐵路。”


——【美】布賴恩。克羅澤:《蔣介石傳》第十八章“戰爭結束”

國民黨由於它的普遍腐敗和有如脫僵之馬的通貨膨脹而不孚民望,不能表現出與日本人有根本的不同。官方的無能,穀物屯積和投機倒把加重了19421943年期間的饑荒,據估計有200萬農民死於饑餓。1944年日本人攻入河南時,沒有遇到農民的抵抗。相反,農民在某些場合卻攻擊國民黨軍隊,繳他們的械,甚至把他們殺死。”


——[]斯塔夫裏阿諾斯著,遲越、王紅生等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曆史進程》,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651,652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binzt&aid=1916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