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4/12 09:07:30瀏覽358|回應0|推薦0 | |
以下文字摘自日本防衛廳戰史室:《華北治安戰》,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版
上冊
468頁 “部隊在行動中經常受到來自住房的窗口,牆上,丘陵樹林中的突然射擊。偶而發現敵人,緊追過去,卻無影無蹤。以後得知他們挖有地道,地道的入口設在倉庫、枯井、小丘的洞穴等處,地道四通八達,其至有地下集合的場所”
下冊
755頁 “沙河,木道溝河沿岸一帶地區,素有中共平原根據地模範區之稱,交通壕、地道建築非常普遍,幾乎所有的村莊都有地下設施,甚至有相距七、八公里的三個村莊用地道連接起來。而且農村的老百姓抗日意識很強,形成了半農半兵狀態,就連老幼婦女也組織了抗日團體。因此,各部隊在推行肅正工作時極為困難。”
162頁 “共軍的平原地帶的抵抗據點,煞費苦心地修築了各種地下設施。例如在各家炕底下修築地下室,互相連通一氣,甚至有的炕下地下室通過地道與村外秘密聯絡點相連接,有時村莊之間也設置聯絡用的暗道。地下室的規模不一,有大有小,一般能收容一百數十名兵員,還有能隱藏、儲存一部分軍需品的地下室。地道入口多隱蔽在寺院、廟宇、廢井、堆肥小屋、堤壩、倉房、森林中,很難發現。此外,田地等的窪道、山坡等地方還設置了很多潛伏用的洞穴。”
168頁 “獨立警備小隊長山口真一少尉就山東省西北部與河南省境相接壤的武城附近的實際警備情況,敘述如下: …… 我的小隊駐在十二里莊(距中隊長駐地武官寨9公里、距武城7公里,距大隊部最遠約80公里)。此地前任警備隊曾受到共軍地道戰的攻擊,損失重大,是個很成問題的地方。受到冀中、冀南作戰相當打擊的共軍,仍無一定短期停留之處,而乘日軍警備的空隙進行活動,特別是沿縣境交界的地帶都成了他們遊動的道路。估計他們在重整兵力之後,可能進行相當強烈的反擊。每晚對我通訊線路和道路進行破壞,對我方的小部隊也進行過伏擊。”
441頁
“(63師團師團長於1943年年底總結)剿共戰已變成地道戰,要盡力發現其地道。” 可見,日本人和大陸、臺灣的國粉們不一樣,日本人明白他面對的是什麼對手。果粉們就知道胡說八道------想當年蔣中正發出誓言:三個月打敗共匪------結果自己三年就轉進到小島上養老去了。幾十年過去了,新一代果粉長大了------但見識還和以前的果粉們一樣。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