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永康國聖街,在路旁看見有一「鄭成功墓址紀念碑」,旁邊還有鄭成功雕像一尊,布條上寫有:鄭成功逝世三百五十六週年祭典,鄭成功的墓址位於台南縣永康市鹽洲里國聖街與正南六街交口處,是永康市重要的古蹟名勝。但是四周都是工業區,環境與空氣都不太好,人少又沒有明顯的告示,知道的人並不多,設立的經過是這樣的,民國七十一年黃來鎰擔任永康鄉長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委林衡道帶領團隊到永康考古,找尋鄭成功過世後曾經埋葬的地點,因地點傳說紛紜,他特地引領查看當年洲仔尾保寧宮保留的珍貴石碑,也提供兒時聽長輩敘說的往事供參考,後來確認墓址即紀念碑所在。經黃來鎰爭取縣、省和中央經費補助設立紀念碑,卻因用地屬一旁福泰皮革廠所有,他拜訪董事長吳麗明並獲熱心提供用地豎立「鄭成功墓址紀念碑」,讓設立紀念碑定案,而紀念碑四面也因此分別有當年省主席邱創煥、內政部長林洋港、台南縣長楊寶發及黃來鎰四人的題字。
瞭解紀念碑的設立過程,‧我又產主了一些疑問?鄭成功遷葬到大陸何處?墓的樣式如何?原來墓址的遺物淪落何處?找了很多資料,又到永康天后宮和台南的赤崁樓找尋遺物,終於完成了此篇文章。
鄭成功出生於1624年福建南安縣石井,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4月初)揮師東渡,翌年二月將荷蘭人驅逐出臺灣,同年五月初八病逝,鄭成功患何種病症而死,缺乏真正病程的記載與醫療紀錄,唯一能確定的是:發病的時間約在1662年6月16日(永曆十六年5月1日),死亡的日期則是6月23日(永曆十六年5月8日),年僅39歲。鄭成功逝世,距離1662年2月9日荷蘭大員長官揆一正式退出台灣不到半年。死後葬於台南洲仔尾(目前在永康市鹽行里國聖街附近),清康熙三十九年(1699年),清廷以禮葬明室遺臣鄭成功父子為藉口,其實是為了不讓當時的臺灣住民想念鄭成功,硬把在臺灣的鄭氏歷代墳墓,統統遷葬到鄭氏故鄉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因此現在洲仔尾僅殘存鄭成功墓址。 鄭其仁殉難於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亂後,1788年其遺族迷惑於風水之說,把他的棺木葬於鄭成功墓寢的廢址。鄭其仁墓前,原有一對石馬,鄉人稱為石馬墓。而鄭其仁墓在日治時期仍有遺跡,後來湮沒不見。其中一匹石馬於昭和八年(1933年)11月於新豐郡永康庄洲仔尾出土,由臺南一中(今南二中)的教頭鹽塚、教諭前島及本土學者石暘睢所挖掘出,置於安平史料館。後來被石暘睢移置到赤嵌樓內。後來到了1977年2月16日,學者石萬壽與周泰宏在南良實業公司(當時為南良紡織廠)大門進去右側一帶挖到鄭其仁墓,並發現了另一匹石馬(現存於鹽行天后宮後方)。而這兩匹石馬的前腿都被打斷,有一傳說過去當地曾有白馬精出沒,會在晚上出現破壞田裡莊稼或器物。當地居民暗中跟蹤,發現白馬精消失在一座大墓附近,而這座墓就是鄭其仁之墓,墓前有一對石馬。當地居民認為白馬精就是石馬所化,不過不使用一般以銅針、黑狗血破解的方式,而是直接打斷石馬的腳,據說後來白馬精果然不再出現與傳說中馬腿被居民打斷相符。不過前臺南市文獻委員楊森富曾表示,這兩匹石馬的腿之所會斷可能是當初林爽文子弟兵的後代報復所致。
「鄭成功墓址紀念碑」為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建置於永康市鹽行里國聖街。
在愛買台南店的左後方。鄉長黃來鎰表示,當年此地還沒有路名,他因此將紀念碑前的道路,以鄭成功又被稱為國聖爺,特地命名為「國聖街」,讓鄭成功墓址紀念碑與國聖街相得益彰。
紀念碑前有方形香爐。
紀念碑四面分別有當年省主席邱創煥、內政部長林洋港、台南縣長楊寶發及黃來鎰四人的題字。
鄭成功後人在今年六月二十三日首度在永康區洲仔尾「鄭成功墓址紀念碑」前,舉辦鄭成功逝世三百五十六週年祭典,讓這座幾乎被遺忘的紀念碑再度受矚目,當初促成豎立紀念碑的前永康鄉長黃來鎰追溯緣由,強調這可是經過慎重考據才在當地設紀念碑,可不是隨便豎立。
赤崁樓的石馬位在文昌殿前面。
鄭成功墓的遺址,在1788年做為鄭其仁的墓地,在日治時期仍有遺跡,後來湮沒不見。其中一匹石馬於昭和八年(1933年)11月於新豐郡永康庄洲仔尾出土,由臺南一中(今南二中)的教頭鹽塚、教諭前島及本土學者石暘睢所挖掘出,最初置於安平史料館。後來被石暘睢移置到赤嵌樓內,就是就隻石馬。
後腳也斷過再整修。
石馬斷腳的說明。
1977年郭德鈴、石萬壽、周泰宏等學者,在墓址挖出另一隻石馬,前腳也是有斷掉的痕跡,目前存放在鹽行天后宮內。
墓桌邊石桌上刻有福壽祿三個字。
1953年石暘睢與吳新榮在墓址發現石華表與石墓碑。以上這些文物都保存在鹽行天后宮內。
鄭成功抵臺後不久即病逝,葬於臺南市郊區洲子尾地區。明鄭覆亡後,清廷將鄭墓遷回到鄭氏故鄉福建泉州府南安縣。該墓修築於1699年康熙年間。
鄭成功墓採用石灰三合土構築土堆墓,墓碑墓道皆用花崗石雕砌成。
墓前兩側還有石板旗杆夾九對,左五右四鄭成功墓採用石灰三合土構築土堆墓,
墓前有石質華表一對,頂端雕一座獅,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