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1/17 09:39:17瀏覽308|回應0|推薦0 | |
碉堡是軍事上防守用的堅固建築物,多用磚、石、鋼筋混凝土等建造而成,完全或部分埋在地下以防禦炮火,並作為自衛基地,常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時期。可作為指揮部、彈藥庫、儲存庫。常有地道、戰壕或交通壕連接,佈有機槍、大炮,能防禦上方炮火及空中攻擊,填補戰壕的防禦漏洞,有些碉堡還可以抵禦毒氣和核輻射,碉堡的射口通常是一左一右以增加視角。 鹽水溪,舊稱新港溪,是位於臺灣南部的中央管河川,流域全境在臺南市內。主流上游為咬狗溪,發源於龍崎區土崎里深堀尾,幹流長度41.30公里,流域面積為339.74平方公里,出海口在四海大橋。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預防盟軍從鹽水溪進入台灣本島建立軍事碉堡,日本戰敗撒退後,國民政府為防範共軍入侵,繼續使用,兩岸局勢緩和後,這些碉堡就廢棄不用。
為了調查這些廢棄碉堡我走一趟鹽水溪畔,從台17線的溪畔出發,溪畔景色美、空氣清新,是騎腳踏車或散步的好地方,走約兩公里就可看到第一碉堡,碉堡上長了一棵不小的樹,射囗有前及後兩個,本想進入內部看看,剛到洞口就聞到一股屍臭味,趕快離開,走不到50公尺,心想碉堡內會不會有「棄屍」,不調查一下,疑問會永遠留在腦海裏,於是折回碉堡,以手機伸入碉堡內拍了幾張照片,檢查後並無棄屍,只是一個塑膠袋可能包有小貓或小狗的屍體棄置在碉堡內,再走一公里多看到第二個碉堡,碉堡外表被塗成草綠色,進到裏面看到,有一間彈藥室和一間射手室,射口也是前後各有一個。續行一公理到四草大橋,大橋前有一座碉堡,入口和射囗都已被水泥封住了,沿著橋邊前進就可看到一棟營舍,營舍右邊也有一座了碉堡。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70多年了,武器與戰法日新月異,這些碉堡的軍事價值早已不存在,卻因逃過戰爭的摧毀,意外地保存了下來。全台的軍事要塞遺址群,不僅提供了研究二戰戰史的具體素材,也默默地述說著另一種角度的台灣史,值得我們深入探索體會。
碉堡是軍事上防守用的堅固建築物,多用磚、石、鋼筋混凝土等建成,完全或部分埋在地下,以防禦炮火,並作為自衛基地。
如果你喜歡賞鳥,這裏也很適合。
射囗前後各一個,有四層最外層92公分,每層向內縮10公分左右。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