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龍峒的歷史背景
2011/01/22 20:32:48瀏覽1477|回應0|推薦2

上圖  大龍峒文化園區  核心區

大龍峒的歷史背景

  大龍峒文化園區為「北大同更新區」的核心區,以廟(孔廟)、學(大龍國小)、宮(保安宮)等重要策略點為發展核心,形塑北大同更新區之發展雛形。

  大龍峒位於台北西北角,鄰近淡水河與基隆河交界處,其開發,卻早於大稻埕。

  昔日的台北市行政去 大同區來涵蓋大龍峒,並不全對,當年的劃歸中山區的圓山,往昔也屬於大龍峒的一部份。

  大龍峒,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巴琅泵社」的居住地,「巴琅泵」又名巴浪泵或大浪泵,是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郁永河永和撰<稗海紀遊>記為巴琅泵社,後被奎母卒社合併,稱為「奎泵社。」。番社名於<番俗六考>、<諸羅縣至>作大浪泵:「泵」是投石入水的之聲的意思,因何以此自入地名,不可得知。

  大浪泵後來稱為「大隆同」,又因文風鼎盛而又名為「大龍峒」。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界附近,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

  大浪泵的開發,在台北盆地漢人的拓殖史上其地位是僅次於艋舺,而開發的時間是要比大稻埕為早。 在明鄭時期,漢人在台灣的拓墾主要是在台灣的南部。北台灣或是台北盆地內漢人的拓墾則稍晚。從其地理範圍來說台北盆地的開發,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在陳賴章墾號的墾照中,大龍峒已是其北邊開墾的界域之一。

  1709年,墾號陳賴章呈請到官方墾照,開發台北,此處漸有漢人來往,成為同安人生聚地方,因此得「大隆同」之名,急同安人大盛隆興之意。

 道光、咸豐以後,文風鼎盛,至同治年間,科舉取名,極一時之盛,而成為台北地區的書香之地,曾有十步一秀才,百步一舉人,或「五戶一秀、十戶一舉」的雅譽,北台僅有士林一地勘匹敵。由於文人輩出,遂有同音異字大龍峒之名。龍即為卡式六龍,荀氏八龍之龍,以喻賢才,峒為居虞,大隆峒就是賢才眾多之地的意思。

引用自 大龍峒保安宮  http://www.baoan.org.tw/html/Dalongtong/dalongtong.asp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ieng&aid=481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