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廚子說餐廳-傳承味覺記憶(二)
2005/10/26 00:05:58瀏覽871|回應3|推薦22

※涼拌苦瓜※

退出職場後,看看閒書,日子匆匆流逝,一身賤骨頭老是不自在,勞碌慣了,閒不下來。在這種心情下,一時興起開了間小館子,如今一搞即將屆滿兩年。小館開張一年後寫了下面這篇文字聊誌所感,承某報編輯老爺不棄裁剪後刊出約二千字。原文有七千餘字,因為敝帚自珍,總覺棄之可惜。

我老娘擅做小菜,一味涼拌苦瓜做得酸甜苦辣恰如其分,開胃得很,如今小館馬上要滿兩歲,廚子百感交集,就像涼拌苦瓜。既有所感,豈能不紓,委屈讀者拿涼拌苦瓜當前菜,嚐嚐我的舊菜。舊菜重溫,熱了才能上桌;本文邊看邊發,想找出那處還有不宜,所以分段發表。在此先向讀者告饒,見諒則個。

*廚子說餐廳-傳承味覺記憶(二)*

 

非專業主廚的菜式

我好吃可不懶做,為了一個菜可以一清早赴市場求個新鮮,少了味作料可以不畏舟車之勞,常常東征西討就因為舌尖上那一點兒感覺,還沒吃遍大江南北,卻往往因此耽誤正事;朋友勸說鹹菜配凍糜成就范仲淹,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少一分欲求能多一分成就;我的看法迥異,人固不可為吃而活,可活著不吃幾頓好的,怎算功成名就!市井小民、凡夫俗子偶得酒足飯飽,當下就能有飛黃騰達之感,吃之為用大矣;一些日本飲食電視節目,名流來賓,無論男女,一塊鮪魚肚入口,馬上表情誇張大叫「喔咿系呢」,沒吃著的流著涎沫說「能吃到的話,真是太幸福了」,雖說是媒體做節目倒也顯示吃得好不好確實重要。

好吃不能貪嘴,量能充腸即可,質卻非僅適口,還得色香味俱全,特別是口感,唇齒口舌感受各有不同,酸甜苦辣鹹臭麻,酥脆爽韌軟嫩滑,不同食材,不同手法,不同溫度,組成不同的口感何止百千,豈能不講究,上帝賦予人類食慾,祇是讓人吃了能存活,人類發揚光大,進一步把食慾演化為口慾,終而創造全球許多不同的飲食文化,豐富了人類文明的整體內涵。廚子資歷雖淺,或因歲數不小,總偏好中式飲食,忝為餐飲界的一員,總覺得白種人胖子多過黃種人,飲食優劣立辨,紅燒牛肉好吃過牛排漢堡更無庸贅言,傳統飲食被西式速食打擊得不成個形樣,實在是一種沉淪。

所以好吃資歷長達半世紀,因緣巧合又讓我進了這行,心裡常想的是如何用新法子做我喜歡的傳統菜式,把繁複的中菜料理過程簡化,不讓漢堡、比薩、義大利麵專美。因此我接受高壓快鍋、微波爐、烤箱等等西式廚具、也採用歐式食材與配料、但是萬變不離其「中」,一定要有中國菜的口感和味道,愈是一般外頭漸漸不常露臉的菜,愈是從前老媽媽的居家菜,我都想法子去試試。遇有改變傳統做法、自創新菜或是以往沒做過、沒把握的菜式必定想法子搞清作法、配料、調味、火候,反覆演練,試做試吃,自己試過了,敬客再試,調味、流程俱皆穩定才開始試賣,反應還成就列入菜譜子,否則就另起爐灶,再試新鮮的,試著試著,體重也逐漸上升,算是一弊。

總歸我不喜不能的菜式就盡量不搞,因為喫啥有啥的餐廳不是我做得到的,有啥喫啥庶幾乎得以致之!一年多來在老饕客的品鑑指導和建議下,菜譜漸漸不那麼單薄,有幾個菜一直挪不開換不下來,雖說都是一些尋常菜式,如果真能做到「看似平凡最奇絕」可還真不容易。要在東西合璧南北雜陳繁花似錦創意十足的新飲食時代,讓傳統飲食風華再現更是工程浩大,非得老饕和廚子一起努力不可。

<待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omashsia8142&aid=88996

 回應文章

ste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挑碎石子的雜工
2009/03/20 01:30
胡大自謙自己為打零工的泥水匠。
那我們不見成了挑碎石子的雜工了?
^^

ste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廚師還是有分類的
2009/03/17 04:04
對於美食家與廚師的關係,個人的淺見
應該比較向建築師與土木工程師的關係,
建築師建構外觀與訂定建築物的風格調
性如同菜式的味型與烹調手法。
而土木工程則在建築師給予的範疇之下
給於建物穩定的基礎也就是如何讓建物
四平八穩,採用何種施工法,要多粗的
鋼筋與灌入多少的水泥等等,如同廚師
要採用何種工序,決定火後,刀法等等。
也就是說好的美食家可以是廚師的精神導
師,指引佳肴的大綱與方向。 但是這
位美食家要對於烹飪要有起碼的基礎,可
不是說了一口好菜,卻連煎個荷包蛋而搞
成糊炒蛋一般糗,不需精但要有個樣。
廚師一般是會煮,但不一定會吃,這就是
說美食家可以是廚師,但廚師不一定是美
食家,這中間的關連性並不是大家想像的
那麼的強,廚師還是有分類的。
胡說八道(thomashsia8142) 於 2009-03-17 14:06 回覆:

這樣的比擬真是傳神

還有一類廚子

好比在下就是打零工的泥水匠


ste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工合作
2009/03/17 02:33
>讓傳統飲食風華再現更是工程浩大,非得老饕和廚子一起努力不可。

這可是不爭的事實,袁枚與王小余,張大千與陳建民
這好像是建築師與土木工程師的分工合作一般。
一個搞建物風格,一個搞建物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