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8 10:00:52瀏覽281|回應1|推薦5 | |
記得湯湯還是小嬰兒時,我為了給他一個獨立的遊戲空間,硬是賣掉一張沙發,在留學生公寓小小的客廳裡挪出一小塊空間,給他(和哥哥)布置了一個很陽春的遊戲角,讓他可以盡情玩耍(見〈我家的遊戲角(上)、(下)〉二文)。回到台灣後,三房兩廳的格局,讓兄弟倆正式有了一間玩具間,小小的方寸之地就變成兩人最愛逗留的空間,每天放學回家後就往裡面鑽,除了吃飯、洗澡之外,有大半的夜晚時光都是在那裡度過。他們常常是在裡面玩得滿身大汗,玩具間也常玩到像被子彈打到一樣,各種大小玩具散落滿地,於是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勞駕兩位大爺活動活動筋骨,收拾房間(見〈兄弟倆變清潔小幫手〉一文)。即使是兩人都先後上小學了,我們的書房裡也因此多擠進了兩張書桌,那小小的玩具間還是保留著。我們寧願壓縮我們的書房,也要讓他們保留一塊屬於自己的童稚園地,在那裡沒有教科書、沒有地球儀、沒有圓規和三角尺,只有從小玩到大的火車、積木、和隨後加入的生力軍――恐龍遊戲王卡。 父母有意延長孩子的童年,於是它就真的被完完整整的保存下來了。玩具房像堅固的堡壘,忠誠地保護小主人那顆愛玩的心,但是隨著孩子年歲漸長,我們卻漸漸開始感到擔憂。這種擔憂主要是來自閱讀方面,更清楚一點講,是閱讀的虛弱化、幼稚化、與短暫化的問題。閱讀的虛弱化是心態上的,主要是指孩子不太願意主動拿起書來讀,湯湯主要是這個問題;幼稚化是品質上的,即使孩子拿起書了,他拿的還是「繪本」,而以他那個年紀來講,他早該拿起「讀物」了。麥麥就是這個問題。例如前幾天晚上我讓他自己去挑一本睡前書,他竟然去拿給嬰幼兒看的英文字母繪本(就是那種裡面有大大的 “B”,旁邊配上一串香蕉插圖的書。一本書好大,但每一個頁面裡就只有這兩個元素),對(硬逼著)看到一半的《湯姆歷險記》置之不理。而兩個人都共有的是第三個問題――短暫化――好不容易去拿了一本很容易讀的書,只讀了三兩下就拋開了。這很明白地是在告訴妳:「媽媽,妳要我讀的,我讀(完)了。」我看看鐘,才不過片刻光景,屁股都還沒坐熱呢,但孩子卻已經告訴妳他完成了這項「作業」,他要去做自己的事了。 原來閱讀變成是一種交差了事的敷衍,我看著實在膽戰心驚。是因為沒有環境嗎?還是沒有可資模仿的對象?我環顧我們的麻雀窩,華麗的裝潢沒有,書倒是不算少。雖不至於「窮的只剩下書」,但似乎不遠矣。而我和林教授也不能說不愛看書,雖然不是每天時時刻刻手不釋卷,孩子對於我們看書的景象應該是毫不陌生才是,更別提多少年來那些親子共讀的溫馨時光(每次想到某位從神經生理跨行到親職教養的學者老愛指責家長沒有做孩子閱讀的榜樣,我就不以為然。現在的環境已經複雜到不是光靠家長示範就保證有效。洪教授若現在再做母親,我覺得她不一定能養出愛唸書的孩子。或許真是用說的比較快)。 若真要比起來,姊姊生的一雙子女就頂愛看書,但弔詭的是姊姊和姊夫卻不常「身教」兩個孩子(夫婦倆盯著電腦和電視的時間遠超過書本,但兩個孩子倒都還是常沈浸在書本世界,認字也都又快又多,像我和姊姊小時候。)不知道問題是出在哪裡。是現在的小孩接受的刺激太多,所以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嗎?那怎麼解釋物質生活更豐富的小外甥、小外甥女呢?我發現外甥們是電視兒童兼電腦兒童,但他們同時也是閱讀兒童;麥湯兩兄弟電視和電腦都碰的不多,但他們同時卻也不太愛碰書(電化產品在這裡似乎並不必然跟書本閱讀活動有完全的抵換關係)。他們就只是愛玩。愛在交大校園裡翻滾跑跳碰、騎車打球扔飛盤,愛在小玩具間裡玩那些永遠玩不膩的玩具,重溫童年舊夢。似乎姊姊的孩子們都已提早進入大人的世界(他們都還在念幼稚園),但我的孩子們卻還賴在裡面不想出來。 「當小孩真好,真希望可以慢點長大。」兩兄弟已經不止一次對我們這樣說。我聽了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那似乎代表我們還算是稱職的父母,給了他們一個很愉快的童年,他們沒有因為無助感或壓迫感而想趁早擺脫兒童的身份,想要早早當個大人。憂的卻是總有一天你得長大,太晚長大也不見得是好事。閱讀之所以重要在於在成長的過程中其能夠成為一種強有力的倚靠,讓孩子在成長路上懂得更多、走得更穩、看得更遠、想得更深,遇到挫折跌倒時可以更快站起來、碰到不公不義的事可以用更高明的方式行俠仗義。小時候不喜歡閱讀的孩子長大了也不會喜歡,這是我深信不疑的。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的影響力一天天在式微,現在的教育環境比起30年前是絢爛豐富不少,但伴隨的詭譎險惡也同樣是有過之無不及。因此父母在孩子不愛閱讀這件事上應該介入、應該引導,這是做父母的權威,也是權利,更是責任,有絕對的正當性,並且符合正義。 任何事情的成因都太複雜,也許我不該執著於找單一答案,但總得找個著力點,才能讓改變開始。既然孩子還是那麼喜歡呆在玩具間裡,我們決定就從這裡出發。我們決定動用公權力,將玩具間逐步轉型。轉型為什麼呢?轉型為一間適合全家共讀的閱讀室。是的,書房還在,但是那是留給應付學校功課用的。要寫家課、要查字典、要上網找資料、要當好學生,到書房去。閱讀室是留給全家人一起享受閱讀樂趣的,在這裡我們要拿起喜歡看的課外讀物,文學的、科學的、娛樂的、知識的,都好;靠著、坐著、趴著、躺著,自便(呃,躺著…還是不要好了);但重點是要乖乖靜下心來,好好讀上幾頁書。不貪多,不求快,每天只要30分鐘,就在吃完晚飯、收拾好殘局之後,關掉外面一切干擾與聲響,包括電視與音響,進房來。短短的時間,看幾頁可以算很少,看幾行也可以算很多,量不是問題,關鍵的永遠是品質。我希望孩子能把文字背後的東西一起讀進去,感受文字與文字彼此跳動碰撞的魅力。 我想把遊戲間的玩具收走,湯湯立刻淚眼汪汪。是太殘忍了些吧,我同意。因為連把地上那塊鋪了好多年、躺到都脫邊的遊戲地毯丟掉,我自己都於心不忍。於是,玩具大部分是暫時留住了,但已經跟他們約法三章,我要清掉一些嬰兒時期的玩具及童書,而且等湯湯到了中年級,玩具還要再清走一批。除此之外,為了維護閱讀空間的整潔,玩具不玩時一定要收拾乾淨。他們未置可否,看來是默許了。然後我們把一張收起多時的futon重新架起,放在落地窗前,另外又添了一張和室椅,放在futon邊,夾角間豎一盞立燈,讓局部照明更充足。最後再從窗台移進一盆茂盛的黃金葛,讓房間多點生氣。 總算是個開始。我們心裡盤算著,再慢慢想想該怎麼讓這間閱讀室變的更cozy、怎麼讓麥湯這兩個眷戀玩樂的淘氣男孩多分一點關愛的眼神給書本吧!或許我會開始考慮「為愛朗讀」。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