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推.......華府櫻花的文化意蘊
2008/08/07 11:11:27瀏覽311|回應0|推薦5
華府櫻花的文化意蘊





李劼
 (20080807)中時


    

     這些櫻花,不止開在華盛頓紀念碑下,開在那個景致優雅的湖邊,更是開在一批批遊人的心上。那樣的柔美,那樣的寧靜,象徵著和平,象徵著文化,象徵著一種源自心靈的高尚。

    
 每年的三月下旬至四月初,通常會從紐約開出一輛輛大巴士,載著一批批的華人前去華府看櫻花。年年歲歲,周而復始。大家乘興而去,盡興而歸,看了也就看
了。最多不過是拍照留念而已。誰也沒有想過,當年世界大戰的時候,中國曾是美國的盟友,而日本則是美國的死敵。當年的死敵,把如此美麗的櫻花載到對方的首
都,具有什麼樣的意味?而當年的中國盟友又在人家的土地上留下什麼樣的紀念物?

     曾經用櫻花和富士山比喻過日本文化的特色:柔可柔如櫻花,暴烈起來則像噴發的火山。美國人不會忘記珍珠港的襲擊,一如日本人不會忘記廣島和長崎的那兩顆原子彈。但美國人在珍珠港紀念館裡,並沒有聲嘶力竭地吼叫: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而日本人則相當優雅地送給了美國人那一片美麗的櫻花樹。當年,彼此都向對方表示過勇敢和不屈。事過境遷,雙方從歷史的記憶裡開掘出來的,卻是互相友愛,互相尊重。

     柔弱勝剛強

     一個民族想要受到別人的尊敬,不在於口袋裡比別人更有錢,而在於心理的健康,在於精神上的自尊。一個戰敗國並不因為自己戰敗,而憤憤不平地留一把寶劍在勝方的土地上;相反,送了一大片柔美的櫻花。在那片櫻花樹底下悠悠地走著,方才體會到中國
代智者所說柔弱勝剛強一語,是什麼意思。每年春天,美國的首都華府,來自日本的那片櫻花醒目地開放著,讓所有的遊客享受到風和日麗的鮮花美景。其禪機,其
拳拳之心,盡在不言之中。不管遊客有著什麼樣的文化背景,不管他們對日本民族有多少瞭解,那片櫻花留在他們心中的美好印像,是揮之不去的。心胸至此方為開
闊,智慧至此方為高遠。

     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本民族的一個特徵,在於不喜心計。有時看到一個日本旅遊團,像一隊幼稚園兒童似地跟著舉旗的導遊,站在街口齊唰唰地看著紅燈,會啞然失笑。因為無論其表情,還是其模樣,都相當的卡通。這個民族卡通起來,會不計後果地轟炸人家珍珠港,從而喚醒一隻正在打瞌睡的老虎;也會在經濟騰飛的當口,孩子氣十足地要購買紐約自由女神像。但這個民族的勇敢和頑強,在世界民族之林獨樹一幟。當年,就是因為美軍攻打日本本土的傷亡太大,導致美國政府斷然作出扔原子彈的決定。心計,通常是怯懦的產物。勇敢的人不需要心計,也不會號召別人用血肉去築什麼長城。

     中國城的林則徐與哈佛的烏龜

    
 走在華府的櫻花樹下,突然想到華人在紐約中國城立的林則徐塑像,有點讓人哭笑不得。最為幽默的解釋,可能是咱們的同胞嫌紐約的警察緝毒力度不夠,特意請
林則徐來幫忙。除此之外,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要把理當站在廣東海邊的這尊塑像,搬到紐約街頭來站崗?假如日本人把山本五十六的塑像放到紐約大街上,雖然
蠻橫,但也有個歷史上的說法。可是,林則徐當年虎門銷菸銷的是英國人的鴉片,跟美國人毫不相干。立此塑像者腦子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實在讓人費解。

     就算這事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華僑的傑作,比如當年來美國挖鐵路挖得太辛苦了,以致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個銅像解解乏什麼的。但是,到哈佛大學留學的中國學生
應該算有文化了吧。殊不知,其中竟然會有人,在哈佛校園裡立了個石頭烏龜,弘揚中國文化。那個烏龜從雕塑藝術上說,粗糙得不能再粗糙。至於其文化意味,更
是不知所云。倘若說,這個雕塑是一群農民做的,那倒也罷了。竟然是一群學子獻給人家的,真是讓人跌破眼鏡。不過,由此卻可以想見,這樣的學子一旦掀起愛國
狂潮會是怎麼個景像。

     該把什麼紀念物留在人家的土地

     文化,是一種心靈
修為。一個民族的自尊,來自於文化上的品性和品味。這種品性和品味,是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的。勉強不來。在人家打上門的時候,軍隊一潰千里,那是丟人
現眼的。可是,在和平年代、在沒有必要言戰的年代裡,老是向別人揮舞拳頭,卻是愚蠢,而不是勇敢。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日本人,那個民族卻確實知道,什時候應
該拿出自己的勇氣,什麼時候應該拿出自己的鮮花。在應該拿鮮花的時候,揮舞拳頭,非但不會讓人感覺勇敢,而且還會讓人看出其中的卑怯。

     華府每年櫻花盛開的時光,非常短暫。過了四月上旬,櫻花大都凋謝了。可是大凡去那裡看過櫻花的人們,都不會忘記那片美麗的景觀。這些櫻花不止只開在華盛頓紀念碑下,開在那個景致優雅的湖邊,更是開在一批批遊人的心上。那樣的柔美,那樣的寧靜,象徵著和平,象徵著文化,象徵著一種源自心靈的高尚。將來的中國人,也許會由此懂得了,應該把什麼樣的紀念物,留在人家的土地上,以示永恒的相知和相握。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l2366&aid=211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