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應 「台語」歷史早於「閩南語」一文 ---- 林智凱
2017/03/14 09:03:00瀏覽340|回應0|推薦0

2017-03-06

拜讀王顥勳先生「台語」歷史早於「閩南語」一文之後,雖能理解其維護台灣主體性之用意,但文章卻忽略了三個事實。文化部次長丁曉菁表示,台灣擁有豐富、多元的語言,是全球語言多樣性的重點指標,卻因為歷史的過程,讓本土語言發生世代斷層的現象,也對文化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首先,須先定義台語所指何物,是專指閩南語,還是台灣島上的語言。的確,台語一詞出現時間較早於閩南語一詞,但當時的時空背景所指的不是原民語與客語,更不是國語,而是專指閩南語,因為小川尚義的《台日大字典》就是閩南語與日語的對照字典。將台語專指為閩南語是一種霸權,因為這樣的專指忽略了台語一詞本身亦可代表台灣島上存在的語言,如十八族的南島語及客語,還有國語。

第二個事實是閩南語一詞絕非國民黨所發明,乃係由語言學家趙元任1930年代時所規定的,當時國民黨尚未來台,何來「閩南語」這個詞完全是中國國民黨發明出來,用來將台語矮化為中國其中一支方言的策略,這樣的說法? 閩南語的命名無關政治,僅是以地名與方位為主,所以有閩南語與閩北語的區分。

第三個事實是「台語」一詞在語言學上所指並非通指台灣的語言,亦非專指閩南語,而是侗台語中的台語支(Tai)。這樣的中文名稱在學術上易造成混淆,將台語改成台灣閩南語在學術上不僅能避免混淆,更能精準地指出所言何物。

筆者支持將台語改成台灣閩南語,除了以上三個事實外,更重要的是使用台灣閩南語才能外顯地說明台灣主體性,區分出台灣的閩南語與福建的閩南語,僅用台語一詞是無法區分兩者差異,更重要的是台灣閩南語一詞也不會對台灣其他語言造成歧視,可以有台灣客語及台灣華語,如此一來語言處於平等地位,族群也才會更和諧。(教育業)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96136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