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聯合社論:社會抗爭何以重新在街頭興起?
2013/08/29 22:20:24瀏覽173|回應0|推薦0

2013.08.26

延續去年的文林苑反都更行動,今年以來,台灣的街頭抗爭活動有日益加劇的趨勢。從全民不分階層皆關注的反核運動,到凱道廿萬白衫軍的湧現;包括反大埔拆遷、反台南鐵路東移事件,乃至反媒體壟斷聯盟、反服貿行動聯盟的活動,都顯示台灣社會的不滿情緒正在經歷新一波的大爆發。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些抗爭行動,已超乎傳統政治意識形態之爭,不再像過去一樣能由綠營一手主導、操控或幕後支援。甚至,有些活動非常有意識地與民進黨保持距離,拒絕其參與,以免受到「汙染」。從「去政治化」的角度看,社會抗議活動的「自主化」傾向,確有可喜之處;然而,從若干抗爭行動流於泛道德化且無限上綱,而朝野均無力對應,也讓人看到台灣政治虛無及失能的危機。

    仔細觀察,這些街頭示威活動,主題其實各不相同。其中,除了白衫軍的動員是以「萬人送仲丘」的感性訴求為號召外,其他運動幾乎無一例外地標舉「反」的旗號,指名要打倒特定的政策。若進一步細分,大約可歸為幾類:一是從個人權益觀點對抗公權力的行使,如文林苑、大埔和台南鐵路東移抗爭,皆與土地徵收有關;二是關於生命安全和基本人權的議題,如核四存廢之爭和軍中凌虐問題,具有更大的普遍性;三是基於對中國大陸的不安,如反服貿、反媒體壟斷皆均帶有「反中」色彩,成員也有重疊。

    在成熟民主國家,代表不同利益或意見的民眾組合發出不同聲音,原本是很正常的事,也毋需過度憂慮。以台灣的情況看,凱道白衫軍示威的人數雖然最多,聲勢最大,但以其活動之理性、節制和聚焦看,其實反而最不值得擔憂。包括「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合唱反核,也都屬理性的意見表達。倒是像反大埔事件,除被當地人指為「外來」,更將行動上綱至「拆政府」,乃至實際「攻入」內政部,甚至引「公民不服從運動」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則讓其他民眾感到不安。

    社會抗議行動重回台灣街頭,更耐人咀嚼的部分,其實是它的成因。從上述幾類示威來看,第三類因「反中」而發的抗爭,比較是延續了綠營傳統的政治抗爭調性;其餘兩類,都顯示台灣社會關注的議題和動員成分更為多元,有更大的自主性,但也有不小的危險。但無論如何,它們所共同反映的,都是國家機器運作的失效,而迫使人民必須在街頭找尋自己發聲或宣洩的管道。

    這裡所謂「國家機器」的失效,不單單是指馬政府領導的行政部門,還包括中央與地方的代議機構,更包括在野政黨扮演的政治角色,都陷於一種消極、退化,或旁觀的狀態。簡單地說,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退化或對人民變得漠不關心,包括跨部門、跨政黨間因為長期的本位主義和自私心理作祟,而怠於協調、吝於合作,甚至存心想看對手出糗;其結果,不僅朝野各部門均無法對人民的期待作出有效的反應,更將彼此打結卡死,無法運作。這點,不僅執政黨必須深切自覺,反對黨更應高度警惕。

    最明顯的例子是,若要決定核四的存廢,「公投」應該是體制內最後的民主手段了,但在反對黨的精算和牽拖下,人民卻連公投的門票都拿不到。以服貿協議為例,唯一有效的管道是立法部門的決議,但此一管道又被協商制度鎖死,因此朝野須另闢「馬蘇大辯論」的蹊徑,以維持演出的進行。這幾年,台灣政治像一個表演吞毒藥的術士,每次都要用最極端的手法、用最驚險的步數來耗光大家的能量;最後,可能把自己的性命也賠了進去。

    如果行政部門總是要等到事後才溝通,如果立法部門覺得「和諧」比開會重要,如果監察院覺得自己「關了比較好」,如果在野黨覺得坐視執政黨出糗就可以了;如此,政治力虛無的結果,就是把發言權讓位給街頭抗爭者,使國家機器淪為「尾巴搖狗」。而真正失落的,則是社會中沉默的大多數。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8268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