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由評論:台灣與中國綁成連環船 小心陷入火海
2013/07/12 21:28:54瀏覽224|回應0|推薦0

2013.7.8

在全球化與自由貿易打造出來的全球經濟,像是《三國演義》中一代梟雄曹操進攻東吳的連環船,以鐵鍊緊密連結,看似穩定,不怕驚濤駭浪;然而,只要一把火就可讓綁在一起的艦隊陷入一片火海,付之一炬。這種通俗演義中的火燒連環船情節,比起學術上所稱的蝴蝶效應,更能鮮活呈現全球化之下金融風暴的可怕破壞力與後遺症。

文明演化到了近代,人類用經濟力連結成一個全球化的經濟體系。這樣的體系有如綁在一起的連環船,具有外在的堅固性,一旦某國繁榮,多數國家則一起享用物質文明進步的果實,但也潛藏內在的脆弱性,一旦某一部分風暴捲起,體系也會受到波及,一起走向崩潰。但是,一體化的全球經濟仍可細分為幾個次要體系,例如美國、中國、日本、歐盟、東協等,而各個經濟體應付風暴的能力,以及受衝擊的程度,則視其處於哪一個次級體系而有所差異。

舉例言之,歐盟將二十八個國家綁在一起,當它創造出經濟榮景時,所有會員國的民眾均可雨露均霑,然而部分國家的主權債務爆出危機,整個共同體就必須共同承擔。但因這個次級體系的領導者是財政健全、經濟體質良好的德國,故而降低了危機的衝擊力道。

談起連環船現象,主要在凸顯一個淺顯的道理︰一個國家的經濟與另一個國家密切連結,就必然受到它的影響,不可能只享受好處,卻想倖免負面衝擊。尤其,小經濟體更容易受到大經濟體的制約,選擇站在哪一邊,決定了本國經濟的榮枯。回到現實面,吾人關注的是,台灣若要成為全球化經濟體系的受益人,並在危機爆發時降低負面衝擊,到底該與美國連結,或跟中國綁在一起?或者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目標設定?而由馬政府的政策方向看來,這個答案已經很清楚︰就是選擇西進,全面向中國傾斜,疏遠其它次級體系。

這是否為正確的選擇?讓我們先來分析近年來全球金融風暴的起因,便可發現哪裡是危險地帶。其實,近年的金融風暴係起因於兩大原因︰過度消費過度投資前者指的是美國,係靠著低成本的信貸系統創造出來的消費,預支未來,推動經濟成長。尤甚者,根本無力負擔貸款利息的弱勢者,仍能獲得十足貸款購買房屋,並且將這些貸款證券化,與優質貸款混合,冠上3A評等,賣給了全球的投資者。最後因房價崩跌造成違約,引發次貸風暴,並且以火燒連環船方式燒向全球金融體系,導致全球金融海嘯。

十年來台灣與美國的經濟連結已大不如前,但依舊在金融海嘯中受傷慘重。然而,在量化寬鬆政策下,聯準會拚命印鈔票挹注了史所未見的龐大流動性,支撐美國孱弱的病體,如今終於有了效果。房地產、就業等數據均有大幅改善,聯準會預定在二○一四年底結束量化寬鬆,意味美國經濟復甦的跡象明顯,製造業也出現復興的榮景。按理說,台灣經濟也會從金融海嘯中恢復生機,然而各項數據卻顯示景氣依舊低迷。細究之下,原來是馬政府在轉折點上竟然琵琶別抱,疏遠風暴遠去的美國,卻奔向下一波金融風暴最可能的引爆點——中國。

中國的問題在於過度投資,藉此創造亮眼的GDP,但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卻造成生產效率不佳、產能過剩、資源浪費、破壞環保的龐大外部成本,金融危機四伏。但馬政府卻以ECFA、服貿協定等一條條粗重的鐵鍊,將台灣綁在中國。如此的選擇顯而易見是一種愚行,一旦中國金融危機爆發,台灣經濟可能尚未從金融海嘯中復原,就又掉入一片火海之中,自尋末日。因此,民眾必須站出來反對馬政府的傾中政策,以人民的力量撥亂反正,方可避免台灣經濟陷入中國火燒連環船的悲劇。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793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