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05 20:11:45瀏覽431|回應0|推薦1 | |
一年一度競爭激烈讓學子屏息的大學申請剛落幕,許多人又將投入下一階段的指考。台灣學生普遍相當勤奮,平均學業成就很高,在國際學業評比各項測量中經常都是前幾名。以最近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公布二○一二年國際學業評比分數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台灣十五歲學童平均數學分數排名六十五個國家的第四名,閱讀能力排名第七名(從二○○六年的第十六名巨幅上升) ,顯示我們的教育體系培養世界上最好的人力素質。 但是,我們的經濟體系、勞動力市場用什麼來回報這樣的辛勤學習、高的人力素質?台灣薪資水準已經和經濟成長脫鉤,過去十二年來,平均經濟成長率為四%,薪資就是不漲。由逐年的曲線看得到當經濟好時不加薪,經濟不景氣時,薪資立刻滑落。這樣的趨勢影響最大的是年輕人,根據主計處公布的統計,一○二年前七個月,除六十五歲以上所得者收入持續增加外,其餘年齡層所得均下滑。其中,三十至三十四歲所得收入者,平均年所得五十八.二六萬元,相當於十六年前(八十六年)的水準。 低薪對企業、對雇主可能會有短期利益,但長期來看卻是災難一場。台灣企業嚴重缺少人才供給,美國人力資源公司萬寶華,針對企業徵才困難度進行調查,目前亞洲地區台灣企業徵才困難度僅次於日本。台灣的歐洲商會最近的一項《二○一四台灣薪資與就業預估》調查報告指出,受到中國對台灣人才的磁吸效應,有四成企業認為台灣今年仍將面臨專業人才短缺情況。該報告也指出,薪資偏低是台灣人才外流主因。在這項報告中,台灣歐洲商會呼籲台灣政府與企業,正視低薪造成對經濟毀壞性的效果。 台灣的年輕人已經大量出走到別的國家去工作,人力資本越高的人越可能出走。根據OECD最新的一項調查,台灣人外移的人口中,大專畢業生的比例是六成,比率世界第一,比大家熟知的印度高技能人才外移的情況更嚴重(印度大專畢業生是外移人口的五成)。根據《今周刊》 今年四月針對三十五歲以下的台灣年輕人的調查,發現有高達四十六.一%的年輕人表示,他們有「離開台灣」的想法。 在台灣有志難伸的人,許多去了中國,根據中國二○一○年的普查資料,台灣在大上海地區(包括昆山)已經有七十萬人。中國對於台灣移居者的出入、居留、就業、就學等採取越來越鼓勵與整合的政策,在目前的政策架構下,台灣人來往、長期居留、就業、就學幾乎沒有太多的障礙,這樣的寬鬆政策自然使得台灣人將尋找工作的範圍擴張到中國。就這樣,台灣的教育體系培養出的人才白白送給中國,中國可以說不花半毛錢就取得全世界最好的人力資源。 根據主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企業的儲蓄成長明顯優於家庭,從家庭與企業儲蓄淨額的消長解讀,可以看出企業賺了錢,卻沒有幫員工加薪。企業未將獲利移轉給員工,企業賺的錢都進了老闆口袋。扭轉一面倒的經濟分配,著眼點不只是社會正義,同時也是立基於經濟考量,在總體經濟上,惡化的經濟不平等本身會削弱總體需求、不利於經濟景氣。在個體動機上,一個日益不平等的社會,也削減一般人努力的意願。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在近作「不公平的代價」中更指出,分配不均導致經濟體系不穩定,這樣的社會掉進向下沉淪的惡性循環中。在台灣,目前趨勢已證明,企業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壓低工資,犧牲多數人的利益,結果是重創愛拚才會贏的動力,並造成大量人力流失的局面。(作者為台大社會系教授)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