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9/26 15:59:33瀏覽176|回應0|推薦0 | |
2016/9/9 香港人正打造新政治希望 於9月4日落幕的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1997年回歸後,最受香港市民關注的一場選舉,投票率高達58%,是回歸之後的新高。這場議會選舉引起如此大關注,主因是雨傘抗爭後的第一次大型立法會選舉,參與的選舉人比上屆多,其中更有學運與社運領袖參與,大家都好奇他們的表現會如何。 隔天早上,選舉結果公布,學運領袖羅冠聰成為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社運領袖朱凱迪不但在困難的新界西區當選,更成為這一次的票王,獲得8萬多票支持;另外在雨傘期間,於佔領區開辦「小麗民主教室」的劉小麗同樣獲得高票。而在傘後出現的年輕本土政黨,以民族自決為號召的「青年新政」,有游蕙禎、梁頌恆這兩名年輕議員當選。 香港選舉制度特殊與台灣不同 如果要全面理解這場選舉的意義,我們必須先了解香港立法會的選舉制度。香港立法會總共有70名議員,其中35席是屬於地區直選,另外35席是從港英時代就存在的功能組別議員,也就是專業類別的議員,屬於小圈子選舉。從港英到回歸,功能組別與直選議席上的比例會不斷調整,並不是定數。 2010年,民主黨進入中聯辦談判政改,結果將5席的功能組別議員,定義為由區議會議員資格中提名候選人,在提名後,接受全香港市民投票,被稱為超級區議員,屬於功能組別中的直選代表。在投票資格上,由於超級區仍屬功能組別,所以除了有資格投功能組別的市民之外,全香港人都可以投這5席超級區議員。因此,絕大部分香港市民在立法會選舉中,有兩票可以投,一票投地區直選,另外一票投超級區。 在地區直選的投票方法上,過去在港英時代採取單議席單票制度(如同我們現在的立委單一選區制),不過回歸之後,是採取多議席單票(類似我們的縣市議員的複數選區制)。不過,這項制度比台灣來得複雜,屬於比例代表制度中的一種,放在地區選舉的影響是不容易形成大黨、計算複雜,而且參選者眾,選民會想要進行策略投票,尤其每一個政黨可在同一個選區派出不同組的名單,因此也容易形成政黨分裂。 香港政黨的政治光譜 香港的政治光譜中,主要分成兩大類,一是親中、支持政府的建制派,另外一個是從回歸之前,以爭取中國民主、香港民主、平反六四,以民主黨為首的泛民主派。不過,回歸之後,民主黨的老大光環早已消失,尤其是在2010年,民主黨前往中聯辦討論政改後,被許多人批評不僅沒有帶來普選,反而更強化功能組別,強化中聯辦在香港政治的影響力,導致民主黨的民間聲望快速下跌,不僅地位無法跟往昔相比,甚至普遍不受香港年輕人青睞。其他的泛民政黨還有公民黨、工黨、 新民主同盟、街工等,以及過往被認為比較激烈、但近年光環稍弱的「社會民主連線」與「人民力量」,他們雖不稱自己是泛民主派,但外界仍視他們在整個泛民的光譜中。 建制派的主要政黨,由過往在港英時代,被稱為愛國左派(反對者稱為土共)的「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以商人為主的自由黨,與這兩次選舉獲得很大收穫的新民黨為主要代表。 在這次選舉之前,香港的政治版圖主要由這兩大陣營彼此競爭,尤其在建制派中,他們擅長組織票,又有位於西環的中聯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居中協調,因此地區直選中,投票給泛民主黨的選民多(此次是5成5),但是建制派的配票較為成功。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