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邱太三︰宮廟當金庫 國民黨派系黑金共生(1)
2013/03/24 07:34:41瀏覽306|回應0|推薦2

2013-02-04】記者鄒景雯/專訪

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讓國人看到地方派系對台灣政治的影響仍極其深遠,亞洲大學財經法律系主任邱太三受訪指出,宮廟已成為地方派系經營勢力範圍的最大金庫。整治地方派系對民主之弊,端視決心,將單一選區制落實到直轄市議員層級,同時嚴查賄選,是有效辦法。

政經人脈共生體 選舉選邊站

1:地方派系在台灣有其歷史脈絡,你有何觀察?

邱太三:不論民主如何深化,地方派系在相當程度不可能被完全消滅。只要有選舉,它就會存在。就制度言,如果是單一選區,地方派系會產生變化,若是複數選區,它就必然存在。

台灣主要有兩個政黨稱得上黨內有派,二者有所差別,國民黨純粹是區域化的地方派系,如台中的紅派,到了彰化,可能老死不相往來,很難有跨區域的結合;民進黨的地方派系則是全國性的,例如北部的謝系、南部的謝系,北部的新潮流,南部的新潮流,皆隸屬於同一個政治勢力。

顯現在選舉上,就地方而言,國民黨有過去長期累積下來的經濟資源,組織與網絡,也有其服務體系與績效,這是大家忽略的,再加上買票,派系之間已連結成一個政治、經濟、社會、人際網絡的共生體,里長選舉或平時即需要鄉鎮長、鄉鎮民代表、縣市議員、縣市長提供資源與支持,所以在前述各種選舉時,里長就要選邊站,否則將來他競選時,派系一定舉全派系的力量推人跟他競爭,那麼當選的機率就低了。

有關台中紅派與黑派的源起,台灣在日治時代就有街、庄、市議員選舉,由於必須納稅,會寫字,當時只有地方仕紳能選,素質多很高,沒有黑金問題,演變到戰後,出來選的也都是仕紳。然戰後第一次縣市長選舉,要跨州縣,這是日治時代沒有的,選縣長的人必須結合非同鄉鎮的其他人,漸漸的又與縣議員結合,於是開始做結盟。初期的結盟理念出發大於政治利益,選舉結果揭曉,大家又把輸贏看得很重,接續的各種選舉逐漸從形式結盟演變為實質結盟,派系因而產生。

台中的例子很有趣,首次縣長選舉,林鶴年在旗幟上以紅色書寫姓名,另一位陳水潭,競選旗幟則用黑色字,從此形成紅黑兩派之後敵對到紅派開的店黑派不會去買,紅黑派不結親家,一直到一九八○年以後,地方派系才知道不需要這樣了,因為選舉的空間愈來愈大。

在選舉競爭下,為了確保所屬區域內的買票很順利,因此逐漸引進黑道,黑道經營私娼、賭場、砂石或工程,也需要民代或特權的保護,自蔣介石、蔣經國時代,縣市議員很多就是黑道,派系與黑道於是掛鉤。

台灣民主化的結果,再加上人口愈來愈多,層級愈來愈高,廝殺的結果,大家都覺得很累,地方派系漸漸進行勢力的分贓與選舉的妥協,例如協議這次縣議員選舉一票不要超過五百等等。

台中紅黑不過半 國民黨利用

2:國民黨與地方派系盤根錯節的關係,在實際操作上的情況如何?

邱:地方派系雖是原生的,但若沒有國民黨的利用與操作,派系不會從一九五○到七○年代急速的膨脹到這樣的影響力。國民黨利用派系,主要是軍公教鐵票、情治、司法等工具,例如台中縣,紅派與黑派都無法過半,早期紅派約有三十到四十%的實力,黑派大概三十到三十五%,國民黨的軍公教票就發揮作用,國民黨押哪邊,哪邊就贏。一九八○年代選舉逐漸開放之後,黨外勢力在中南部從十、十五%成長到接近三十%,派系感受到壓力愈來愈大,國民黨也發現其鐵票雖仍具影響力卻未必保證致勝,於是國民黨提議由其來做分配,如紅派黑派輪流當縣長,如果紅派選上縣長,議長就由黑派出任。

這個局面後來被打破,劉松藩在中央闖出名號,以及台灣經濟發展造就紅頂商人成為派系金主,受其事業經營消長的影響,導致紅派崛起,黑派式微,派系因此又現分歧。地方派系由於若干遊戲規則被打破感到不爽,偶爾就會與民進黨結合,或是不幫對方派系的忙,變化非常微妙。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742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