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28 07:07:37瀏覽317|回應0|推薦1 | |
【蔡增家/政大國關中心亞太所長】 2012.11.25 桃園升格為直轄市,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家鄉升格與有榮焉;憂的是,在財政困難下,升格後的錢要從哪裡來? 正當五都為公債法舉債上限,和中央吵得不可開交時,桃園縣升格,讓小小的台灣又多了一都。六都總人口近一千六百萬人,占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換句話說,只有三成是非直轄市民。這樣的人口比例是否合理? 看看鄰國的例子,日本有四十七個都道府縣,但是卻只有一都二府(東京都及大阪府、京都府),占總人口的二成;南韓有八個道、一個特別市及六個廣域市(直轄市),但只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六。台灣小卻擠了六個直轄市,顯示台灣的行政區劃制度,出現極度失衡的現象。 台灣縣市政府追求升格,無外乎有促進地方經濟繁榮以及統籌分配款的擴大等兩項理由,但台灣地方之間的城鄉差距,並未因為升格為直轄市,出現巨大的改變;反倒是縣市政府升格為直轄市後,擁有龐大的財政統籌分配款,卻會擴大直轄市與縣市之間的貧富差距,讓台灣其他只占三成人口,卻占土地面積七成的居民,出現強烈的被剝奪感,同時形成兩者間的政治對立。 地方政府追求升格還有另一項理由,那就是行政編制將擴增,編制員額也會大幅增加,而人員的薪資銓敘也都會大幅提高,但在中央總預算不變的情況下,多一個直轄市所產生龐大人事及預算成本,將讓已債台高築的中央財政更加惡化。龐大的財政赤字,成為各國政府必須面對的難題,過去大家習慣債留子孫,但在希臘破產後,突然驚覺原來政府也會倒閉。因此,各國政府都極力撙節,如去年三一一大震後,日本便以每年減少各部門總預算的百分之十來因應,短缺的財源由各部門在內部自行吸收調整。 台灣整體經濟不好,在政府財源無法增加的情況下,節流應成為朝野及行政立法部門的共識,但從五都首長仍慣於過去的舉債生財,地方首長仍習於預算編列只能增而不能減的情況下,撙節觀念,在台灣仍然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家鄉升格固然喜悅,但是高興一天就好。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