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7/28 11:43:36瀏覽113|回應0|推薦0 | |
2016-07-20 台股成交量極度萎縮,被多數分析師視為一攤死水,養不起大魚,但在新政府上台後,儘管經濟基本面尚未改善,更爆發英國脫歐的黑天鵝事件,卻穩步向上挺進,展開一波令人意外的除權息行情。驚奇的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不但輕鬆完成填息,市值更創下約四兆四千多億元的新高,直追全球半導體巨擘英特爾,創造出台積電神話。 在惡劣經濟情勢中,指標性個股超越基本面的表現,往往可以當成一面鏡子,透照出台灣經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台積電連續兩年都賺進三千億元,經營績效亮麗,而董事長張忠謀更是台灣頂尖企業家,因此得到國內外投資人青睞,成為台股的標竿,甚至連中國官員都公開力邀台積電到中國上市,當成對台經濟統戰的重要目標。可惜的是,檢視台積電的股東結構,赫然發現外資持股約七成八,內資約二成二。換言之,台灣投資人擁有其股權不到四分之一,台積電實質上已是外資公司,其獲利超過四分之三都落入外國投資人的口袋。換算之下,台積電今年發出一五五五.八億元股利,外資拿走一二二○.八億元,內資只有三三五億元,等於外資吃肉,台灣投資人只能喝湯。現在再把台積電當成「台灣之光」,恐怕只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吧。 悲哀的是,台積電成為實質的外資公司並非特例,上市櫃中很多優質企業,外資持股不是過半,就是最大股東,如果不是公司法規定的限制,這些公司可能已異地註冊,成為名副其實的外國企業了。更嚴重的是,台灣經濟成長本是靠這些績優企業帶動,但它們的多數獲利卻被外國人拿走,再加上三角貿易所創造的盈利與就業為台商與外國勞工所有,可見台灣GDP摻了太多虛假的成分。也因此台灣GDP雖連年成長,但國人的實質薪資卻倒退,就業機會也沒有增加,經濟衰退變成結構性崩壞,必須進行徹底的產業轉型與推動經貿多元化,才能帶動經濟再度起飛。 由台積電的例子看來,要讓企業多數獲利為國人分享,當務之急就是讓國內資金能夠投資台灣的好企業。然而,國內資金卻在台股退潮,有些人歸責於富人稅、兩稅合一扣抵減半等內外資稅制的差別待遇。此一說法看似有理,其實不通,因為外資對台灣績優企業的高持股,係在這些稅制改變之前,並非近一、二年才暴衝,而國人對本國投資卻是逐年消退。最明顯的例證便是,我國資金已連續廿三季淨流出,達二五六九億美元,相對的,外資卻持續匯入,至七月一日累計淨匯入餘額增加到二○四○.一四億美元,直逼歷史新高水位。再由股市交易比重,散戶已由民國八○年代超過九成降至最近的四十七.七%,而外資則由八○年代不到一%增加到現今的卅五.三%,此一資金結構變化可以看出外資對台股的信心與日俱增,而本國投資人卻不斷退出台股,避走海外。 其實,此一問題的癥結與其說是稅制,根本還是在於台灣投資人的信心不足。台灣經營環境日益惡化,加上主政者以中國為解藥,不斷強化對中經貿依賴,而社會上更是瀰漫唱衰台灣的論調,彷彿台灣經濟的沉淪已是不可避免的宿命,如此一來,台灣投資人何來信心投資本國的企業?然而,台灣不乏可以值得長期投資的績優企業,甚至有很多隱形冠軍,在全球產業供應鏈居樞紐地位,卻被投資人所忽略。 總之,解決台灣低迷的景氣,很多藥方存在於內部,不必外求,其中之一就是增加國人對本國優質企業的持股。如此不但可以分享這些公司的經營成效,改善GDP成長未能由多數國人共享所造成的經濟困局,亦可提升台灣企業的本益比,充實其銀彈以對抗來勢洶洶的紅色供應鏈。而大量內資對資本市場的挹注,應有助於台灣經濟的回春。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