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08 21:03:57瀏覽289|回應0|推薦0 | |
經濟學家馬凱日前提出警告,台灣對外貿易過度倚賴中國,處境已達「岌岌可危」地步;他指出,我國對外貿易出超高達七成五來自中國,但中國經濟正積極轉型、卸下世界工廠角色,使得台灣經濟發展失去依賴,「這是我看過最危急的情況,但不論馬總統、行政院或在野黨、專家學者,沒人在談這個事情」。馬教授的警語,可謂一針見血道出台灣當前經濟發展困境之癥結。 事實上,台灣經濟過度依賴中國之負面效應,並非沒人在談,本報基於台灣優先立場,多年來一直對此現象與歪風,提出強烈批判,並未因綠營或藍營執政而有不同標準,印證我們反對台灣經濟向中國傾斜的主張,乃係出自維繫台灣經濟的發展與命脈,絕非意識形態作祟。而吾人早已指出,台灣經濟向中國傾斜,必然造成經濟與政治的重大衝擊。此處我們將專注於經濟層面的探討,其中最重要的乃是要素價格均等化對台灣的影響,尤其在薪資水準方面。 所謂要素價格均等化,乃是指先進經濟體與落後經濟體的整合,必然導致兩者的各項經濟指標趨於均等化,若是經濟規模差距懸殊,則規模較小的先進經濟體受到的衝擊更大。以台灣與中國為例,台灣有二千三百萬人口,約只有中國十三億多人口的近六十分之一,而在二十年前台灣與中國剛開始有密切之經濟接觸時,台灣之薪資恐怕為中國的十倍以上。這樣的態勢可以如此比喻︰中國像是一個乾涸的大水塘,而台灣則是一條流水量充沛的小溪流,兩者一旦有了交會口,台灣之水必然往中國大量傾注,直到兩者水位接近,才能止住台灣繼續向中國傾斜。反映在現實的情境裡,就是很多依賴大量勞力的台灣企業,因為中國的勞動力眾多與低廉而大舉西遷,把中國當成生產基地,以維持國際競爭力;而在台灣的總部,美其名轉型為研發中心,其實多數成為單純的接單部門。如此一來,台商企業在中國僱用大量勞工,在台灣則僅須少數的業務人員,加上「台灣接單、中國生產」計入台灣的GDP,造成台灣GDP仍維持成長,但全民卻未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而台灣薪資退回十四年前水準,則是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必然結果。 尤甚者,過去台商對中國依賴,固然將台灣的經濟成果拱手讓給中國,但畢竟台商仍得以延續企業之生命,如今中國進行經濟轉型,擴大內需,調整產業結構,擺明要淘汰勞力密集、高污染產業,而代工型的中國台商顯然就是被轉型的目標,因此面臨了存亡絕續之嚴酷考驗。而西進的台商,多為下游的組裝業者,其所需之重要零組件多數由台灣進口,因此台灣得以維持對中國之巨額貿易順差,如今中國的產業供應鏈逐漸建構完備,而台商亦在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中大量倒閉關廠,導致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大量減少,證之於今年前五個月台灣對中國出口衰退十.二%,可見此一衝擊已在惡化之中。 經建會日前公布台灣連續亮出第七顆景氣藍燈,直追金融海嘯時的連九藍。易言之,當前台灣產業所面臨的挑戰非常嚴峻,台灣企業必須擺脫勞力密集的特質,提升自身的技術研發能力,與行銷品牌的開創力,方能脫胎換骨,在國際舞台上跟一流企業一較高下,也才能擺脫對中國的高度依賴,讓台灣經濟走出一條自立自強的出路。遺憾的是,馬總統不但沒有正視台灣經濟依賴中國的嚴重性,反而在台灣遭逢經濟困局時,強調要推動ECFA後續談判,做為未能與絕大多數國家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的因應對策。亦即,執政者無力在國際舞台上開創新局,仍把中國當成救台灣經濟的萬靈丹,此種昧於現實,欠缺宏觀眼光的做法,只會將台灣帶向衰敗的不歸路。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