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09 08:45:34瀏覽206|回應0|推薦1 | |
中國時報【本報訊】 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狗眼看人低」…三年多前有個台商來電,想約時間諮詢大陸上市議題,由於祕書說這是個收破銅爛鐵的公司,加上當時也忙,就沒怎麼積極回應,後來老闆不死心,透過銀行繼續約時間,實在不好意思,也就見了一面。 一開始我還抱著應付的心情,但當天聽完老闆分析業務模式和利潤預測後,我馬上從椅子上跳起來坐好,臉上露出無比燦爛的笑容,原因很簡單,中獎了,眼前的台商不正是中國最時髦的「循環經濟」代表嗎?什麼破銅爛鐵,胡說八道,人家是回收廢五金熔解後提鍊鋁合金錠,是最熱門節能減排的「城市礦山」。原來,「狗眼看人低」的那隻小狗,就是我。 上周參加這台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敲鑼掛牌儀式,心裏很有感觸,不是因為台上風光敲鐘的老闆,而是回想起三年前,我問這老闆為什麼要在中國上市?他的答案只有兩個字:「品牌」,因為這個台灣老闆想在中國大幹一場,但以當時和今天的時空背景,沒有品牌,根本不可能做到。當我站在上交所看他敲鑼時,我心裏想的是,其他台商怎麼辦? 都說「穿衣要穿三代」,也就是說要過了三代,才能知道怎麼把衣服穿好。品牌這玩意兒比穿衣更難,我不知道幾代才能做好一個品牌,我只知道過去台灣的教育都是遵循製造業「怎麼把東西做好」的邏輯,所以我們鮮少有品牌視野,台灣企業也缺乏真正在大區域市場的品牌實戰經驗,造成一進大陸內銷市場,這個弱點便暴露無疑。 有個已經上市的民企老闆朋友,說他當初拚了命想上市的原因,不只是為了拿到更多錢,而是本來想花錢打廣告,但算一算,不如拿這些錢去做上市,先取得股票市場的知名度再說。因為買股票的股民也是客戶,由於這種思維,目前一年有超過三百家民企在中國上市,可以這麼說,在中國上市是最省錢的品牌行銷策略,而利用資本市場高度迂迴取得的品牌知名度,將是台商擴張中國業務必修的課題。 如果連大陸民企都要把「品牌即通路」奉為聖經,也都把在中國上市當成經營品牌的實際行動,那結論很簡單,台商在中國上市將不只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取得打開中國內需市場所必須的武器:「品牌」。 (本文發自上海,作者劉芳榮,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從事律師、會計師、投資銀行業務)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