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19 07:25:00瀏覽190|回應0|推薦0 | |
2016-01-04 再不到半個月時間,我國就要選出新總統與新國會,能否從此擺脫馬政府執政以來充斥的負面能量與悲觀氛圍,展佈新局,翻轉停滯倒退的困境,頗受期待與關注。不過,馬政府近八年來執政失敗的根源,在於政治與經濟向中國過度傾斜與依賴,但從藍營的舉措與言行,顯然仍緊抱傾中路線不放,儘管各項民調顯示其勝選機率似乎不高,但此種思維的存在,仍是未來台灣發展上的重大隱憂。 政經傾中的惡果,吾人已一再提醒與闡釋,但馬政府當成馬耳東風,不但不予反省檢討,甚至變本加厲,以所謂追求歷史定位為由,無視民意、主權與產業未來,持續強化傾中的力道與步伐。例如馬習會的舉行,只談一中原則不提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貨貿談判,將在禁止中國農產品進口的立場上鬆動,加上中資併台企的速度與規模加速,在在令人質疑藍營憂心政權不保,急於在政權輪替前加快出賣台灣利益,造成既成事實,以一中的政治經濟緊箍困住新政府。 從最近的一些跡象可以清楚看出如此的圖謀。首先,馬政府與朱立倫一再以九二共識為兩岸關係穩定的前提,質疑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如何維持現狀?整個論調儼然是國台辦下屬單位的發言。最近更抓住蔡英文一席要強化積極外交的談話,就貼上「烽火外交」的標籤,更製造已有十幾個邦交國要轉向的謠言,百般醜化,企圖塑造民進黨執政就會陷入外交孤立亂局的印象。 不必諱言,整個國際大環境對台灣尋求外交承認是不利的,但就實際的國際政治與經貿運作而言,台灣存在的事實並未被否定,擁有超過「形式邦交」的實質影響力。其實,台灣與最重要的夥伴,美日歐盟東協等,都沒有邦交,但彼此的經貿往來與觀光旅遊,卻都不受限制。因此,新政府本該擺脫形式主義,開闢實質外交的發展空間,講求實際效益,如此路線比藍營的親中傾中更為務實理性,何來烽火外交之說? 其次,台灣經濟持續傾中,導致對中國出口已佔四成比例,而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也接近六成,在中國積極扶植本土產業之下,與其同質性最大的台商,已然變成中國購併、取代的主要對象。台灣經濟綁在中國,猶如送肉餵虎,因此台灣的活路,就是降低對中國的經濟連結與依賴,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以真正的全球化取代馬政府的中國化。目前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步調加速,由佔有全球經濟四成的十二個國家推動的TPP(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已經簽定;而人口超過六億,包含先進的新加坡到新興緬甸,GDP超過二兆美元的東協經濟共同體也正式成立;另一個重大區域整合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係包含十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尚在協商階段。對我影響最大的,當屬以美國為首的TPP與中國帶頭的RCEP,但能否加入RCEP,必須得到中國同意,恐將付出慘痛的政經利益,因此加入TPP應為首要目標。 然而,從朱立倫有關瘦肉精美豬的態度,及馬政府在貨貿農產品開放問題底限的鬆動,卻令人看到了不同的選擇。坦白說,台灣加入TPP的最大障礙就是美國含瘦肉精豬肉進口問題,我方確實應以全民健康與食安為最重要考量,但經貿談判本來就有「取」(TAKE)也有「給」(GIVE),美方既然在意此一議題,若執政者真想加入TPP,就必須嚴肅處理,提出一套兼顧食安與產業發展策略,不能訴諸情緒化,一味反對。遺憾的是,藍營卻將其當成選戰策略,導致談判空間盡失,似乎原就不想加入TPP。其實,蔡英文所提參酌周邊國家日韓的標準,朱立倫訪美時也曾提出類似主張,何以今日因選舉勝算不高,就寧可造成TPP談判的破局。 在TPP議題上,藍營打著瘦肉精的旗號,對美國寸步不讓,但在兩岸貨貿談判上,卻對中國做出重大妥協。此種談判策略與立場完全反映馬政府眼中只有「一個中國」,只想投靠中國,與狼共舞取暖,放棄與世界經濟整合的主流趨勢接軌。如今,台灣選民即將展現智慧,將這個背離主流民意與台灣利益的政權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