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8 10:13:08瀏覽3552|回應1|推薦4 | |
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編輯) 巴丹群島究竟在那裏?對於居住在台灣的人來說,或許感到十分陌生,但對於蘭嶼達悟人而言,彼此的感覺,卻像是家人一般親近。操著幾乎一樣的語言,幾百年前,蘭嶼的達悟人與巴丹原住民伊巴丹人(Ivatan)不僅時常在海上相遇,也互動頻繁,一直維持著貿易上的往來。但海上的波濤易逝,時代的巨浪卻難抵抗,這樣的聯繫,一度因人為政治的劃分而被打斷。直到1978年,當達悟族的顏福壽,隨同匈牙利學者前往巴丹群島進行語言學比較,因言語溝通無礙,而與巴丹女子莉塔(Lida)相識、相戀,旋即結婚,像塵封已久的記憶驟然甦醒,達悟人與伊巴丹人,才重新又有了交集。 2003年9月,在初步的交流之後,為了達到進一步的合作,在立委瓦歷斯‧貝林的促成下,包括蘭嶼鄉長、村長及顏福壽夫婦等一行三十多人,再次過海飄洋,展開第三次的「訪親之行」。 語言是重逢的線索 「歡迎,歡迎你們來到這裏!」在巴丹島首府巴斯科(Basco)唯一的機場裏,以蘭嶼達悟人為主的「蘭嶼巴丹農經交流團」,輔下飛機,便立刻受到菲國巴丹省原住民委員會代表們熱情地包圍。由小朋友組成的軍樂隊,鐃鈸聲清脆而響亮,兩面分別代表巴丹省和蘭嶼鄉的旗幟,在微風中緩緩飄揚。 「妳好!我是巴丹省原民會主委,塞勒琳娜(Celerina)!」在我為眼前的陣容大感驚訝時,大概誤以為我也是達悟人的關係,一位看來熱情直爽的中年婦女將我緊緊摟住,一連串類似達悟話的語言,聽得我一頭霧水,不知如何是好。 「她是記者,這次特別來採訪我們的故事。」幸好一位達悟朋友出面解圍,操著和塞勒琳娜相同語言的他,立刻代我成為擁抱的對象。兵荒馬亂中,雙方人馬即使移師出境室,也不能停止熱烈的寒暄。當他們以毫無阻礙的語言,流暢地互相問候時,完全聽不懂他們在說些什麼的我和其他媒體,反而成了如假包換的少數民族。 然而,正是這個我所聽不懂的語言,讓包括顏福壽夫婦在內的達悟人與伊巴丹人,重拾起中斷兩個世紀之久的聯繫。曾經在無數「天空的眼睛」(Mada no agnid,達悟語,即星星之意)的注視下,達悟人與伊巴丹人,除了有海洋作為共同的記憶外,相似度高達百分之六十的語言,更讓他們縱然素未謀面,但一旦見面,就幾乎沒有距離。 「伊巴丹人用燈誘捕飛魚的方式,和我們完全相同,伊巴丹人說的話,除了腔調有和音節有些不一樣外,其他我們都聽得懂。」離開機場前往巴斯科市區的途中,幾位初次來到的達悟老人,沿路針對所聽所聞,低聲相互討論。在抵達巴斯科省政大樓時,一位伊巴丹老人的忽然現身,更證明了兩者的關係匪淺。 名叫巴斯多(Pausto C. Sasengua)的伊巴丹老人,高齡八十八歲,一看到來自蘭嶼的達悟人出現,立刻興奮地朝他們揮手。 「聽說你們要來,我特地趕到這裏。」 老人的嗓音瘖啞,但一口聽起來就像達悟語的伊巴丹話,卻讓在場的達悟人,個個耳朵豎了起來! 「你是特別來看我們的?」達悟人中,七十三歲的黃野茂,首先快步走過去握住這位陌生老人的手,「謝謝你啊!你怎麼會知道我們要來?」「幾天前就聽鄰居說了,知道你們要來,大家都好高興!」 巴丹群島不大,首府巴斯科更小,寄信時只要寫鄉鎮名,連什麼路、幾號都不用寫的地方,消息當然也傳得快。 「啊!這真是打擾你們了!」彷彿兩棵老樹,黃野茂乾枯的手環抱巴斯多踽僂的肩膀,款款的深情,就像離散多年的兄弟,得以再次重逢。 ※菲律賓巴丹島原住民與蘭嶼達悟族土話會相通 目前是在民國76年在台東因為追捕殺害台灣及船長的菲律賓籍船員 因為礙於菲律賓腔的英文沒辦法翻譯 請當時服刑台東監獄中的蘭嶼達物族人幫忙翻譯看看 竟意外發現能夠溝通 調查來源...監所人員 顏福壽說,民國七十五年白德澤到蘭嶼研究原住民生活、語言、文化,曾在他家住了兩年,兩人頗有交情,後來白德澤要到菲律賓巴丹島做研究工作,印證兩地語言是否相通,邀他同行,他就和白德澤到巴丹島,結果當地人講的話,他也聽得懂,覺得很有趣,很快地在當地認識不少朋友,也和妻子賀麗妲相識,成了感情的寄託,後兩人陷入情網結婚。 他說,巴丹島的物質生活相當差,卻有高水準的教育,值得蘭嶼人學習;蘭嶼在政府的照顧下,物質生活較好,但教育品質較低卻是隱憂。董恩慈呼籲台灣與菲律賓政府,重視源自相同族群的蘭嶼與巴丹居民,期望突破國界、擁有更親密關係的訴求。菲律賓巴丹島民與蘭嶼居民長久以來互動熱絡,兩邊人都期待突破國界,早日直航。 蘭嶼達悟族耆老身著傳統服飾,熱烈歡迎來訪的菲律賓巴丹島居民。 ◎蘭嶼準博士 籲族人航向巴丹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 / the Liberty Times.〕 「如果我們的拼板船能向南划行到菲律賓的巴丹島,該有多好,兩地族人已經分隔太久了,好希望能夠沒有屏障地相聚!」 蘭嶼拼板船近來因為被懸掛在重新開館的台灣民主紀念館蔣公銅像前做裝置藝術,成為焦點話題。不過,蘭嶼第一名博士生、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士生班學生 董恩慈,最關心失落的手足。 他的論文研究蘭嶼與菲律賓巴丹島的關係,強烈呼籲族人以傳統拼板船(也稱獨木舟)直航巴丹的心願。董恩慈 指出,1929年耆老所畫的地圖,將蘭嶼和巴丹島等群島以海洋為中心畫成一個圈,當時在族人的認知裡,並沒有把台灣畫在裡面。 他表示,日本學者 移川子之藏 19世紀考據,兩邊居民的禮儀、穿著、藤帽、髮型等特徵,及主食、烹飪方法與民俗語彙,都極相似,研判屬同一族群。美國人類學者 Dezso Benedek 更從兩地墓葬都採「甕棺葬」,認為兩地應有共同起源,只因後來蘭嶼與巴丹被劃為兩個國家而被迫分隔。(據版主了解,巴丹島曾是台灣的領轄範圍,美西戰爭後,1898.6.12菲律賓宣佈獨立時,巴丹島才納入菲律賓版圖,日治下的台灣,似乎也可以接受嘛!以上粗淺的理解,若有謬誤,歡迎指正。) 董恩慈 說,父親 董森永 口述歷史時,曾講述祖先留下的神話傳說,包括兩邊通婚、彼此切磋海釣技術,及蘭嶼人教巴丹人以黃牛皮和水牛皮做為捕魚用的雨衣或盔甲,教他們如何處理飛魚的四切法,以解決孩子們的爭吵等故事。他指,16世紀以來,巴丹島歷經西班牙、美國、菲律賓等國治理,西化程度較高,蘭嶼則相對位處台灣外海邊陲,保留較多傳統文化。 1987年,是最近一次有蘭嶼人與巴丹人通婚的紀錄,之後雙邊再度熱絡往來,如簽訂備忘錄、計畫交換學生,去年已有2名巴丹島上的老師來蘭嶼教孩子英文。2002年海洋文化祭,巴丹島國會議員及蘭嶼耆老們已乘上船,準備不顧國境問題,從蘭嶼直航巴丹,最後終因天候不佳,未能成行。董恩慈 說,蘭嶼人曾花1天時間以拼板船航向台灣東岸,族人其實更渴望「向南划行」,直通110公里外的巴丹,讓親人手足能更密切來往,以不負祖先的期望。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