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3 21:47:59瀏覽531|回應0|推薦2 | |
最近,浙江大學(浙大)32歲海歸博士跳樓自殺的消息引起網民熱議,無獨有偶,在網路上看到另一篇關於海歸博士全家自殺的消息。兩個故事雖然發生在不同的年代,背後的原因引人思考。 上個世紀50年代初, 如果說當年蕭光琰一家的自殺與政治運動有關。那麼,最近浙江大學塗序新的自殺則講述了新一代知識精英對中國現實社會的絕望。不管是報效國家的宏圖大願,還是實現個人價值的理想抱負,總之,精英階層的海歸博士塗序新當初作出回國的打算時,都是對中國寄予無限的希望。曾幾何時,不論是海外的中文媒體,還是國內的大力宣傳,都為海外學子們編織了歸國的美夢。僅僅3個月,塗序新就絕望的離開了,在留下的6頁遺書中,他道盡原委:「學術圈現實:殘酷、無信、無情。」浙大為塗序新博士所發訃告在網上曝光後備受爭議,也為「學術圈殘酷、無信、無情」做了另一個註釋,訃告莫名其妙地稱塗序新「因病墜樓」。 中共體制下的「學術圈」,吞噬的不但是優秀人才的理想,也在吞噬著他們的才華、青春,甚至生命。塗序新的自殺並不是個案,湖南大學海歸博士南方圓不久前從橘子洲大橋跳江自盡。除了中共體制本身的問題外,中共腐敗導致的社會整體的道德淪喪也是讓海歸博士絕望的原因。殘酷、無信和無情,哪個不是人與人關係惡化後的結果,不是道德體系崩潰的表現?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