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30 10:49:19瀏覽301|回應0|推薦0 | |
“人口紅利”後的老齡化現象 中國近幾十年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已經成爲一個世界“奇蹟”。在探討中國爲什麼能夠創造經濟增長“奇蹟”的時候,很多人認爲“人口紅利”的影響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人口紅利”也因此和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前景聯繫在了一起。 中國早在1965-1970年間“人口紅利”就開始出現,但“人口紅利”出現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内,我們似乎並沒有感受到什麼“紅利”的影響,相反則是更多地感受到人口壓力和就業壓力,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城鎮失業嚴重困擾着經濟的增長。只是最近10年來,隨着經濟高速增長,失業人口開始大幅度減少和勞動力資源開始得到比較充分的利用的時候,我們才切實感受到“人口紅利”對經濟增長的有利影響。 “人口紅利”不意味着經濟必然增長,但經濟增長一旦步入快車道,則“人口紅利”勢必會成爲經濟增長的有力助推劑。勞動力資源豐富和成本優勢已經使我國成爲世界工廠和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但由此也引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當“人口紅利”期結束的時候,中國經濟還能增長多久呢?要回答這一問題,就必須弄清楚“人口紅利”是如何影響經濟增長的。簡單來說,“人口紅利”或者說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包括這樣兩個方面:一是對生產領域的影響,二是對消費和儲蓄的影響。 中國應對“人口紅利”的措施 1.以有效合理的人口轉移和流動,促進協調人口結構調整並帶動農村家庭生育觀念的更新轉變,鼓勵走出國門,參與世界經濟。促進人口的流動和轉移的另一個層面是要積極推進人口的對外交流,具體方式包括:留學深造,外派勞務,人員交流等等。當然這種人口向外流動的方式在緩解人口數量壓力上可能作用甚微,但有利於中國經濟日益與全球經濟的合作與交流,參與世界經濟的分工與發展。 2.繼續積極地推動城市化和小城鎮建設,改進全民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體系,賦予全國居民統一的國民待遇。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的形成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來源於中國家庭養兒防老的傳統文化理念。城市人口的有效控制很大程度上也是有了系統的社會保障體系和醫療保險體制度的逐漸完善,解決了大多數家庭的後顧之憂。 而對於廣大的農村人口,還不能被納入這兩大保障系統之中。進城務工人員還不能享受工作所在地的社保,醫療,子女入托和受教育等福利和權利。這不僅不利於人口的有效流動,還容易滋生城鄉人口的對立矛盾,引發人口流動的負面作用。只有取消這種對城鄉居民的差别待遇,將所有居民,不論城鄉,不論本外地,都納入到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這兩大體系中,才能有效地發揮人口流動的優勢,實現全國範圍内的人力資源和勞動力的有效配置,加快形成一體化的經濟和城市化和小城鎮的發展進程,促進國家現代化的發展。 3.加大教育產業投入力度,普及到高中的義務教育,實施靈活多樣化的成人教育方式,鼓勵多種方式形成全民終生教育,努力提高國民素質。提倡到高中的義務教育並取消各種名目繁多的學校收費,減輕家庭負擔,擴大受教育人口的範圍,真正讓每個公民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受教育權,從而提高全國人口素質。在成人教育上,一方面應該降低門檻,采取寬進嚴出的教育原則,將更多更廣泛的人員吸引進入學校,提升他們的理論水平,使他們能在工作和學習中提高。另一方面應當鼓勵包括社區教育,農村教育,老年教育等多種教育方式並存發展,逐漸形成一種全民終生教育氛圍,使國家的人口素質逐步提升,這才能把中國的人口狀況引入到由數量型轉變成爲一種質量型的發展軌道,從而更加有力地爲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