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20 17:48:40瀏覽250|回應0|推薦0 | |
2015-10-19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經濟學博士 人們經常陷入理想與現實的鴻溝而苦惱不堪,有些屬於個人掙扎,有些則在國家社會的層次發生拉扯。個人心理落差或許無關大局,但集體的心理落差可能造成巨大的政治後果。困擾台灣幾個世代的統獨爭議,就是一個同時攸關國家前途與個人抉擇的重大議題。 中研院最近的研究調查呈現:台灣民眾在「當下統獨選擇」與「預期未來統獨走向」之間,存在著明顯落差。多年來,「統一」已經成為小眾選擇,此次調查只有16.1%選擇統一;但是,當詢問人們對未來趨勢的評估,卻有高達四十九.七%預期「台灣被中國大陸統一」。「獨立」已是主流選項,有46.4%,但評估將來可能獨立者則為卅五.九%。選擇「中間立場」的人有37.5%,然而,預估台灣未來可以繼續「維持現狀」的人,只有十四.四%。 危機感促使人們行動 我們分析發現,選擇獨立的人,有卅七.○%認為未來會「被統一」;而選擇中間立場的人,認為會「被統一」的高達五十一.三%。什麼因素讓人們在意願與預期(選擇「獨立」或「中間立場」,卻預估會「被統一」)之間,存在這麼大的差距? 先看選擇獨立的群體中,預估「被統一」者有兩個特質,一個是外省籍,另一個是中國因素的生計面向,包括在目前兩岸關係中,擔心自身失業以及台灣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的人,都傾向評估「被統一」。但同一群台獨支持者中,如果具有較強的民主信念,比如認為民主比獨裁好,或中國未來可能民主化,則傾向不會「被統一」。再看選擇中間立場的群體中,預估「被統一」者,也有兩個特質,一是認為「中國大陸的經濟會一直維持快速的發展」,另一個是「贊成太陽花運動」。 這些結果說明,「被統一」的焦慮與經濟的關係,在不同群體中有差異。台獨支持者比較擔憂兩岸經濟關係是否影響自身的經濟情境、或擴大貧富差距;中間立場者則關注中國經濟是否持續快速發展。 至於中間立場者,若支持太陽花運動,卻傾向預估「被統一」,這個統計關聯性如何解釋?以我們目前的研究資料,尚無法提出決定性的解答。不過,如果把調查發現放到政治情境中檢證,則可以提出一種詮釋:人們因為擔心台灣的「現狀」維持不住,而選擇支持太陽花,甚至直接參與佔領行動。換言之,拒絕統一的人(不論是選擇獨立或中間立場),因為擔憂「被統一」,而在國家遭逢政治危機時,願意採取行動,抵抗「被統一」的趨勢。這個心理機制,雖然不能解釋所有支持或參與太陽花的人,但至少能夠解釋一部分人的心理狀態,他們並沒有坐困於理想與現實的鴻溝,聽天由命,而願意挺身而出。 「現狀」難以維持 本研究另一個重要發現是:只有十四.四%的人認為未來可能「維持現狀」。當國、民兩黨把「維持現狀」當作主流論述,民眾心裡有數,台灣未來繼續現狀的維持,可能性很低。所謂「現狀」,並非自主掌握的理想選擇,而是被迫的無奈。何況,「現狀」也非固定不變,國民黨把現狀解釋為「堅持九二共識下的現狀」,但九二共識不過是國共兩黨為了聯手對付台獨,虛構出來的話術。而民進黨為了安撫中美雙方、或選舉需要,主張「維持現狀」時,有沒有深思:當台灣的「現狀」是趨向被中共霸權併吞、被惡質的國家資本主義吸納,以及更多的政商參與兩岸分贓,民進黨仍主張維持現狀嗎? 台灣有將近半數的人預估未來會「被統一」,顯示社會廣泛的危機感。危機意識促使人們關心公共事務,參與討論。「兩岸服貿協議」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被公民社會否決。太陽花運動之後,曾經創造一個「憲法時刻」(語出黃丞儀),興起一波由下而上的憲改倡議。從事憲政改造,必然會觸及「現狀」中各種不合理的對國家發展的桎梏。然而,主流政黨提倡「維持現狀」,其實在阻礙人們對台灣未來的想像進行公共討論。人們如果沒有參與到國家前途的討論,評估要為理想付出何種代價,怎麼可能克服「隨波逐流」或「搭便車心態」,激發真實的改革動力?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