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06 07:15:58瀏覽153|回應0|推薦0 | |
2015-08-03 台灣經濟寒冬降臨了?主計總處日前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僅○.六四%,較五月預測數三.○五%大降二.四一%,為近十二季以來新低,而第二季GDP季增年率(saar,季節調整後對上季增率折成年率)為負七.六五%,更是二○○九年第一季以來最低,幾乎宣告今年「保三」無望。值此美國景氣穩健復甦,歐元區、日本成長趨勢上升,中國仍然保七的情況下,台灣經濟卻像怒海漂流的孤舟,實在令人憂心。 憂心之一:執政者仍然不願正視台灣的經濟困境,一再失去解決的契機。馬總統執政七年,經濟成績單既不如他一再貶抑的前朝,也無法兌現「六三三」的政見。然而,馬先生依然嘴硬,最近頻頻搬出數據聲稱我經濟乃亞洲四小龍最佳,「執政七年沒有對不起台灣人」,但光是從第二季GDP大跳水,低於南韓的二.二%、新加坡的一.七%(香港尚未公布),台灣恐已再度淪為四小龍之尾。值得重視的是,韓國在MERS疫情的衝擊下,表現仍優於我國;而新加坡的服務業一向強勁,更擁有金融中心的優勢。中國則高速成長不復可見,卻依然保有七%增幅;東南亞國家急起直追,成為日本、亞洲四小龍、中國之後繼起的經濟明星。而區域多邊FTA網絡的形成,更成為亞洲經濟上升的助力。在這種大經濟板塊的整合趨勢中,由於馬政府全面向中國傾斜,台灣經濟已逐漸邊緣化。 憂心之二:投資不足,產業轉型、升級失去動能。馬總統一再吹噓台灣競爭力全球排名第十一名, 如此優越的投資環境理應吸引外資大量流入,投入製造與服務的實體經濟。反諷的是,近幾年除了炒作金融商品,外國人已經很少來台投資新創產業了。根據聯合國最近公布的《世界投資報告》,台灣吸引外資的排名在亞洲逐漸倒退,從十年前的第六名掉到去年的第十一名,去年的外資投資金額只有越南的三分之一、菲律賓的二分之一。而外人投資存量佔GDP的比率,台灣更是排名亞洲倒數第三。另外,去年台灣的外資新創投資金額創下十年新低;僑外投資每件平均金額二○一一年是二一七萬美元,今年一至六月,每件平均金額一一四萬美元,只剩一半。外資仍一直匯入台灣市場購買股票,是因台灣交易制度與稅制獨惠外資,使他們很容易成為金融市場的贏家,至於實體經濟,則對外資已不再具有吸引力。外資只想在金融市場翻雲覆雨,卻不願投入實體經濟,台灣經濟如何好起來? 憂心之三:產業崩壞,出口衰退,面臨紅色供應鏈的夾擊。主計總處分析,第二季GDP大減的主因,乃是中國供應鏈自主化排擠效應,以致國外淨需求為負二.○七%。從出口來看,我上半年出口年減七.一%,其中對中國及香港衰退八.六%,比整體幅度大。對中國出口的迅速衰退,來自紅色供應鏈的代替作用。早期台灣與中國的產業屬於垂直分工,台商以中國為生產基地,藉由成本優勢發揮強大競爭力。但此一趨勢已因中國政策性扶植本國產業而逆轉,不但中國企業大搶台商訂單,形成平行競爭,其品牌廠藉著龐大內需市場壯大,多數選擇與其本國供應鏈合作,中國台商亦逐漸就地取材,大幅降低對台灣供應鏈的需求。統計顯示,台商回台購買電子零組件,自二○○八年的卅四%降到廿六%,而台商在中國當地採購比重則從五十五%拉升近七十三%,台灣產業被紅色供應鏈取代的趨勢正在加速,造成我出口衰退的困境。 台灣經濟已經掉入惡性循環的深淵。近二、三十年來經濟成長的勝利方程式:GDP主要靠出口;出口則以「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為主;而海外生產基地八、九成在中國,中國則具有低廉勞動成本的優勢,使台商產品行銷全球,創造經濟榮景。但此一方程式最關鍵的因素:「中國」,與我經濟關係已產生質變,由夥伴變成對手,若再依循原先的經濟發展軌跡,勝利方程式將成為失敗方程式。易言之,台灣需要建立新的經濟成長方程式,降低中國的重要性,並且培植本土產業填補空缺,做為新的成長引擎,台灣經濟才能獲得新的動力。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