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從神經科學看人類心智與自我的演化(4) ---- 商周出版
2024/09/28 11:35:41瀏覽6|回應0|推薦0
出版日期:2017/10/14 作者:安東尼歐.達馬吉歐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覺醒
醒來時,我們正在降落。我睡了好一會兒,久到錯過了降落和陸上天氣的廣播。在這段時間裡,我對自己和周遭環境毫無意識。我處在無意識中。
在我們的生理現象中,與意識這東西看來同樣平凡瑣碎的東西並不多。意識是種驚人的能力,它是配備了所有者的心智,是個人存在的主角、檢視著內在及周遭世界的自我、似乎隨時準備伺機而動的能動者(agent)。
意識並不僅是醒覺狀態。我在兩個簡短的段落前醒來時,並未茫然地看著四周,就好像我醒覺的心智不屬於任何人似地努力消化著身旁的影像和聲音。相反地,我幾乎是立刻、毫不猶豫、不費吹灰之力地知道這是我,我正坐在飛機上,我飛行中的自我正在返回洛杉磯家途中,在今天結束前我還有一長串事情得做。我還意識到一種由旅行的疲倦和對即將發生事物的熱情所交織成的奇特感受,我對我們即將降落的那條跑道感到好奇,也留意著正帶領我們降落地面的引擎力道的轉換。無疑地,清醒是這個狀態不可或缺的條件,但清醒幾乎稱不上是它的主要特徵。什麼是這個狀態的主要特徵?呈現在我心智中的龐雜內容,無論如何生動鮮明或秩序井然,都是透過看不見的細繩與我—亦即我心智的所有人—有所連結,而這些看不見的細繩在我們稱為「自我」的這場從不間斷的盛宴中,將這些內容兜在一起;而這個連結是可以被感知的事實也同等重要。我對這個連結的經驗是有感覺的。
醒覺狀態意味著我暫時缺席的心智歸位,但是因為我亦參與其中,因此所有物(心智)和所有者(我)都對這樣的心智狀態負有責任。醒覺狀態使我再次出現並審視我的心智領域,這部半紀實、半虛構的神奇電影的無限寬廣投影,也就是所謂有意識的人類心智(conscious human mind)。
我們都可自由取用意識,因為我們的心智可輕易、大量地產生意識,以至於每晚上床時我們總能果斷且放心地讓它關閉,並在每天早晨鬧鐘響起時又讓它返回;若不包含午睡,這情形一年至少會發生三百六十五次。與我們的存在有關的事物中,少有如意識這樣非凡、根本,看似神祕難解的東西。沒有意識,亦即一個具有主觀性的心智,你根本無法知道自己存在著,更別說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想什麼了。假設主觀性沒有出現在比人類還要簡單的生物身上,或甚至在最初只得到非常粗淺的發展,記憶和推理能力就不可能有如此巨幅的擴展,也無從開拓出語言的演化之路,以及今日我們所擁有的細膩人類意識。創意不會有欣欣向榮的一天。不會有歌曲、繪畫和文學。愛就不會是愛,而只是性而已。與人建立友誼會不過是為了合作之便。痛苦不會成為苦難(這麼想想,也不是什麼壞事),不過考慮到歡樂也不會成為深刻的狂喜,這是否是好處也很難說。如果主觀性並未突然出現,就不會有認知也不會有人注意到,結果將不會有歷史記錄下人類歷世歷代的作為,也根本不會有文化。
雖然我還沒有為意識下一個暫行的定義,我希望我對於如果沒有意識代表了什麼的看法不會遭到任何質疑:在意識缺席的情況下,個人觀點將被擱置;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我們不知道其他任何事物的存在。如果意識沒有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來,並擴展成為人類意識,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人性,包括其一切的弱點與力量,也都不會發展出來。思及一個未被採納的簡單轉向可能意味著生物學替代選擇的損失,而正是這些替代選擇使我們成為真正的人,就令人顫慄。但是這麼一來,我們如何發現少了什麼呢?
我們把意識視為理所當然,因為它是如此隨手可得、如此容易使用,如此優雅地消失、重現在日常生活中。然而,不論我們是不是科學家,當我們想到意識時,確實都是百思不解。意識是由什麼組成?對我而言似乎是不平凡的心智(mind with a twist),因為只有擁有可以意識的心智,我們才能擁有意識。但心智又是由什麼組成的?心智是來自空氣還是肉體?聰明的人說心智來自大腦,心智存在於大腦中,但這回答無法讓人滿意。大腦如何進行心智活動?
不管有無意識,無人能看見他人心智的事實尤其不可思議。我們可以觀察他人的身體和行動,他們做或說或寫些什麼,也可以對他們的想法做出有根據的猜測。但我們無法觀察他們的心智,只能從我們的內在,並且是透過一扇相當狹窄的窗子,觀察自己的心智。心智的性質,更別說是意識的心智活動了,似乎與那些看得見、有生命的物質極端不同,以至於有想法的人會納悶一個過程(有意識的心智的運作)是如何與其他過程(被稱為組織的身體細胞集合)緊密協調。
但是說有意識的心智是神祕的(從表面上看確實如此),和說它是個難解之謎是兩回事。這並不等於我們無法了解擁有大腦的活生物體如何發展出有意識的心智。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811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