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1/09 14:43:22瀏覽466|回應0|推薦0 | |
2021/12/29〔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 中國人民銀行27日召開2022年度工作會議,強調「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然而,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國現在最需解決的問題是經濟成長動能不足,企業看壞經濟前景,獲利寧願還債而不願借貸投資。 根據該工作會議,中國人行矢言「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系統繼續向實體經濟讓利」;「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說,這是很明確的訊號,亦即希望資金流向企業,而企業部門增加投資。 報導指出,數據顯示,中國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長持續低於預期。居民、企業和政府3大實體部門中,債務餘額增速上升的只有政府,居民和企業負債增速雙雙下降,與此同時,企業存款增加。 中國財新網說,「實體經濟信貸需求整體疲弱,企業對經營前景偏謹慎」。 中國人行本月初降準0.5個百分點,釋出1.2兆人民幣流動性。對此,黃崇哲認為,中國現在的問題是投資意願不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降低,中國人行降準後,企業貸款還是沒有增加,企業對國家經濟前景不看好,利率調降只是降低廠商成本,然而影響投資的因素還有許多。 他說,中國最需要解決的是經濟增長動能,「以台灣為例,過去幾年經濟衰退,就是很多錢跑到中國或其他地方投資,很多工業區閒置,沒有投資,將來就沒有產出」。 報導也指出,中國在去槓桿的背景下,企業獲利後不願增加投資,而是優先還債,且降低舉新債的規模。但「如果企業都專注於修復資產負債表,有了利潤就還債,沒有新增投資,將可能引發日本經濟學家辜朝明所說的『資產負債表式衰退』。」 資深中國財經專家王劍受訪表示,若企業覺得未來有獲利空間、獲利會持續好轉,或是需求會增加,通常將增加產品庫存,再者,若企業看好中期前景,會擴大設備增加生產。但中國企業負債率高達80%,當不看好前景時只能還債。他說,「他們的利息支出很重,他手上獲利最優的方案就是還掉一部分貸款,減少利息開支。所以他反應市場未來的取向,以及對市場未來的判斷」。 中國強推共同富裕 惡果2022年浮現---- 自由時報 2021/12/28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 「美中科技戰」一書作者向冀(Nina Xiang)展望明年中國科技領域提出五大預測,包括美中科技摩擦將持續,美國可能將更多中企列入實體清單、中國科技自主的努力恐進展無多、北京將進一步加強科技監管,以及美中科技脫鉤加深,而「共同富裕」政策對中國科技創新的傷害將浮現。 向冀投書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未來一年美國也可能切斷更多與中國軍事實力相關的金融關聯,中國可能強化控制本國科技企業及其儲存的海量數據,以便獲得更多影響力;儘管如此,兩大科技強權理解彼此的深度依賴,亦即中國科技部門是美國主導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一環,而後者重度依賴中國市場。 作者指出,美中科技不可能全然脫鉤,但特定領域將加速脫鉤趨勢;中國政府與國企可能採購更多國產電腦與軟體,將擴展至醫療設備等部門,中國科技企業可能更加脫離美國金融市場,向內尋求創投與首度公開募股(IPO)。 向冀還認為,儘管北京致力二○二五或二○三○年達成程度不一的自立目標,但相關進展將耗費數十年,明年不太可能出現重大突破,來扭轉重度依賴外國科技現況,華為近期將其智慧手機的晶片設計授權給第三方公司即是例證。 中科技業將承受更大監管損失 中國今年實施兩大新法的中國數據安全法與個人信息保護法,預料明年將雷厲執法。中國監管機關也將持續起訴違反反壟斷與反競爭法的企業,同時明年可能針對網路廣告與運算推薦系統推出新法,中國科技產業明年將承受更多監管方面的損失。 向冀指出,「共同富裕」等國家政策基本上是要求企業家與創業投資家變成政客,這不僅前所未見、成功機會不明,也為可能的貪污與利益衝突開闢蹊徑;若企業家與投資人僅專注於政府獎勵的產業,將削弱中國整體的科技創新活力,「被拴在籠內的創新發展不好」。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