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先買先賠的中國地方債 ---- 陳鴻達
2019/07/05 08:52:00瀏覽272|回應0|推薦0

2019-04-25

三月中旬首次開放民眾購買的中國地方債,這一個多月來每檔價格都呈現溜滑梯。根據工商銀行網銀顯示,目前價格最低的北京債,兩檔債券的價格均為九十八.五六元,跌破發行價一百元。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當初以一萬元投資北京櫃檯債券,目前只值九八五六元,「虧損」一四四元。另外陝西與浙江債的報價分別為九十八.九四元、九十八.九六元。

雖然債券價格有漲有跌很正常,五年期的地方債若只看一個月的漲跌也不客觀。但這一個月人民銀行並無升息,竟然全部地方債都價跌,內情恐怕不單純。是否當初購買者並非出自自己意願,而是被動員配合政策。是否現在不看好後續前景,因此急於脫手,值得密切注意。

過去中國中央或各地方發行的公債,絕大部分都賣給各金融機構。去年十月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要慎防「財政風險最終轉嫁給金融部門」。結果中國政府想出來的因應對策竟然是,開放民眾購買地方債,並且投資門檻只要一百元人民幣。促銷的口號是,投資地方債支持故鄉建設。目的就是讓民眾來分擔這些風險。

事實上中國地方債的風險要比中央債高得多,也更不透明,因為還有為數眾多難以掌控的「隱藏債務」。二○一五年中國大陸新《預算法》要求地方政府債務需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只能透過發行地方債券方式舉債,並設定舉債上限。但因財源在中央,事權在地方,地方只好各顯神通來規避新預算法的限制。結果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隱性債務快速增長,並且手法眾多難以統計。

一般常見的隱性債務包括:地方政府通過平臺公司、購買服務、PPP、各類發展基金和引導基金等進行融資,資金來源除傳統的表內貸款,以及保理、銀票保函等表外授信外,還包括資管計畫等表外類信貸融資,其中部分涉及明股實債、抽屜協議、承諾回購等違規方式,導致隱性債務規模快速增長。

高負債率是金融脆弱性的總根源。過去中國政府給銀行許多特權,換取銀行承擔國企與各級政府的債務風險。現在銀行喊受不了,就分散一些風險給老百姓,但出問題將造成重大社會問題。讓「財政問題變成金融問題」?還是讓「財政問題變成社會問題」?習大人恐怕得費心思量。(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副研究員)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27961082